
本版文章标题:
■策划人语
爆竹声声辞旧岁。
同往,乡村的鞭炮依然,但热闹的场景下,传统的年味儿正在一年一年淡去。
曾经,家家户户动手腌制香肠腊鱼腊肉,做年糕发糕;曾经岁末最后一天,大扫除的热闹场面让人兴奋——该丢该卖的杂物彻底清理,平时脏乱差的门前屋后亦焕然一新;曾经一家人齐动员办年货、整理年菜、洗澡换新衣,给晚辈压岁钱、热热闹闹地围炉守夜;曾经不分男女老幼,在大年初一天未亮就开始大串门、大拜年,走村串乡看杂耍、舞龙灯……
今天,这些最淳朴的年味儿文化正被酒店的年夜饭、微信红包等现代快餐文化所替代。
同理,城市中走街串巷看彩灯闹元宵的场景也在日渐消散。而且,消散的不仅仅是老一辈人记忆中那浓浓的年味儿,还有历史长河中记载这个城市文化的老胡同……同样消失的,或者正在消失的,还有被现代城镇所替代的古老村庄。
乡村,存在,依稀还能唤醒沉睡的过往;消失,则永远从年轻人的脑海中淡化乃至消亡。
还有那些传承传统文化的节假日,文化的味道也在消退。今天,正逢西方的情人节,年轻的男孩女孩选择这一天来追逐甜蜜和幸福,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却没有多少人能够记起,甚至年青一代更不知“七夕鹊桥相会”的典故。
这些,是文化的缺憾,抑或是一种悲哀……
策划人:田雄 执行:张晓娜 汤瑜 李张光 周頔 李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