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首次邀请代表委员学者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召开会议,首次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代表列席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制度改革,提高透明度,敞开大门,接受监督,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送审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相关专家及教授就司法解释送审稿中的问题分别发表了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周强表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是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回应社会关切、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司法改革要求、创新完善审委会工作机制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周强要求,改革审委会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要率先垂范。要准确把握审判委员会的职能定位。作为人民法院内设的最高审判组织,审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决策、指导、管理、监督作用,从宏观上总结审判经验,解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讨论研究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审委会议题的把关机制,聚焦审委会功能,合理确定议题范围。要进一步规范审判委员会的组织和人员构成,明确专委会与全体会议的职责分工,积极研究吸收资深法官、相关审判领域专家进入审委会,进一步增强审委会的专业性、权威性。要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要求,明确审委会委员职责以及与合议庭、主审法官的权责划分,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严格公正司法,使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周强强调,要深化司法公开,进一步增强审判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司法民主,多渠道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学专家、各界代表意见,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各级法院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建立健全审判委员会议决事项定期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讨论通过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司法政策、司法解释,在起草、制定过程中,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列席会议,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使得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要大力提高审委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健全议事规则,不断提高议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