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法院以改革创新思维解“案多人少”困局
本报讯(记者任世民 □郭丽娜) 近年来,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审判执行工作的一种常态。能否有效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事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实际效果,影响法官队伍的长远进步,成为制约司法公信力的一大障碍。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法院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方法初步找到了一条破解人案矛盾的良策。
首先,以创新的思维实现认识上的“四个新转变”。一是由单纯依靠外力向内外并举以内为主转变。在重视和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部着力,更多着眼于优化内部司法资源配置,提升法院管理水平和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二是由局部发力向综合施策转变。摒弃过去的思维惯性,紧紧抓住党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求的历史机遇,按照上级法院改革部署,紧密结合院内审判工作实际,强化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努力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三是由单纯注重短期效果向持续推进、久久为功转变。充分认识矛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秉承持之以恒的毅力稳扎稳打、扎实推进,推动破解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四是由认为无潜可挖、无计可施向敢于担当、善于挖潜转变。坚决克服潜力有限、无计可施的懒人思想,深入梳理审判权运行机制及管理流程,加大挖潜力度,拓展创新空间,盘活审判资源,探索内涵式发展方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率,全力破解案多人少矛盾。
其次,白云法院以改革的方法实施重大举措。一是助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诉源治理,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形成“诉源治理、诉前分流、诉中调判、诉后回访”的纠纷化解模式。二是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扩大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增加参审案件数量和类型,落实随机抽取工作方法,推进均衡参审机制,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职权。三是完善关爱激励保障机制。大力强化和完善以法官为中心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精神激励力度,在政策范围内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为法官卸负减压,充分体现司法公正事业的崇高价值和职业尊荣感,有效提高法官积极性,努力稳定人民法院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