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过年,“跨城拼车”火爆背后风险多
1月24日,春运正式拉开大幕。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象依然存在,不过今年,很多人回家过年多了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跨城拼车。
老家在河北的王先生常年在北京工作,随着打车软件的流行,他也加入其中,注册成为滴滴顺风车司机,开车出门的时候顺便赚点外快。最近,王先生成功接到一个年三十儿当天愿意与他一起拼车回老家的跨城订单,他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行程了:“既能分担一些路费,又能多个聊天的伴儿,一举两得,多好。”
春运首日,滴滴顺风车对外披露了其首次参与春运的数据信息。数据显示,从1月11日到1月23日,已有超过58万的跨城预约订单。目前乘客预约距离最长的订单是从三亚出发前往沈阳,距离长达3577公里。
对于众人关心的安全问题,滴滴公司表示,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充分的保障,除了平台会对车主进行严格的审核之外,还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车主和乘客投保了最高1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这也是在行业内最高的保险额度。
尽管“跨城拼车”业务让春运多了一种选择,但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如果拼车出现了问题,很可能导致受害方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1月2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表示,鼓励不以盈利为目的拼车出行,同时也提醒拼车双方能够明晰双方权益,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拼车:便利背后有风险
近年来,出于低碳环保、节省费用等原因的考虑,相互搭乘机动车成为人们越来越多采用的出行方式之一。这种搭乘行为大体有两类:一种是日常生活中上、下班或其他情况搭乘车辆,这种方式大多路程较短,人员与时间、路线较为固定;另一种是利用假期、周末,亲朋、同事甚至陌生人共同出行旅游或探亲等情况,一般路程较远、时间较长,出行人员随意性强。
罗某和张女士、郭某3人本是在一个公司工作的同事。3人相约,利用假期自驾游,由罗某开车。出发前,3人约定费用均摊。但是基于同事之间的信任,并未签订书面协议。
行程中的一天晚上,当罗某驾车行驶至215国道某处时,因观察情况不周、采取措施不及,车辆冲撞到施工道路土堆上,3人不同程度受伤,车辆也遭受损坏。
经认定,罗某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张女士右胫腓远端骨折、右踝关节半脱位、腰2椎体压缩骨折,经鉴定部门鉴定,已经构成了十级伤残。张女士要求罗某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20余万元。
庭审中,对于风险自负的陈述,被告罗某未能举出有力证据。而原告张女士则表示,他们3人并没有关于风险方面的约定,事故发生时她也系了安全带。
同时,同去旅游的郭某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称他们3人确实相约自驾游,但是并没有签订书面协议约定风险承担问题。郭某表示相关的医疗费用,他已经自行承担了,不要求罗某对其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罗某赔偿张女士15万余元经济损失。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在相关案件的审理中发现,出行前,人们大多对于行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分担问题进行了约定,但很少有人考虑到发生事故怎么办。有的虽然做了风险自负的约定,但大多数人只是口头进行约定,发生纠纷、损失较大时,受损害一方一旦否认曾做过此种约定,另一方很难提供相关证据。
法官:多方了解,避免风险
昌平法院民二庭副庭长王开艳认为,拼车业务存在以下几方面潜在风险:
一是合同具体内容不明确。此类业务一般口头洽谈成功,双方对价格、目的地达成基本一致,然后就开始履行合同。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途加价的情况,如果乘车方不同意,则可能会被扔在半途中。又或者双方对到达地存有异议,一方认为进入该市、该县即可,但另一方却要求送到家门口,则双方由此产生分歧,容易引发其他矛盾,甚至肢体冲突。
二是人身安全无法完全保障。网络、电话、手机APP等“跨城拼车”业务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拼车行为大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因此在拼车过程中,车主和乘车人都处在一种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状态中,人身安全无法得到完全保障。遇到危险,可能致使回家过年的喜剧演变成悲剧。
三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大损害,权益可能得不到补偿。如果是私人车辆,意识不到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未投保相应保险,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个人无偿还能力,导致受害方损失得不到及时补偿,会给双方家庭带来灾难性影响。
对于拼车的行为,王开艳建议,拼车双方可以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拼车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拼车双方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估,就目的地、拼车人数、油费、过路费、支付期限等出行细节充分协商,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做明确约定。如果出行时间有变化,双方应尽快达成书面条款变更。通过出租公司选择拼车时,应尽量选择一些规模较大的正规出租公司,此类公司一般制定了详细的合同条款,可以有效降低出行风险。
提前买好保险,解除拼车双方后顾之忧。拼车出行前,最好提前购买商业保险,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减少拼车双方的损失,增加出行保障。车主应当办理好交强险,选择适合的第三者责任险和乘客险等。乘客则可以为此次出行单独投保,预防因拼车意外造成的损失。
王开艳还提醒,应多方了解,谨慎选择出行方式和时间,出行之前,要多做查询和咨询,进行全面了解,选择最有利于自己、风险最小的出行方式。尽量多人一起出行。最好是联系认识的亲属、朋友或老乡,共同拼车出行,避免出现人身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