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取得实效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1月4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自去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全国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以来,检察机关已查清社区服刑人员基本底数,监督纠正一批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虚管问题,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查处,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机制。
目前,各地检察机关主要在三方面健全和完善了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与其他政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健全了与其他政法部门核对基础数据、联合检查、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规范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工作机制,积极会同其他政法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解决相关问题,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有效进行;三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机制,陆续出台了一批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据了解,这次专项检察活动有效推动了社区矫正检察工作重心向日常检察转移及相关长效机制的形成。比如,上海市检察院与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支持配合的意见》,天津市检察院与市高级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共同制定了《加强防范天津市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工作的意见》,辽宁省检察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基层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暂行规定》等。
截至目前,各地检察机关按照最高检要求基本实现了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检察基础数据按月逐级上报。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检察院建立健全了“综合方式检察+立体信息采集+典型案例引导”的全日制、常态化社区矫正监督模式,有效防止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