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最“热”汉字争相发布

网民智慧激发语言生机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央视新闻主办的“汉语盘点2015”揭晓仪式日前在京举行。“廉”“互联网+”“恐”“反恐”分别当选2015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跌、创、二孩、雾霾、一带一路、伊斯兰国(ISIS)”等热字热词也榜上有名。

  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

  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互联网+,难民,亚投行,习马会,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屠呦呦,四个全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2015年度十大新词语是:互联网+、众创空间、获得感、非首都功能、网约车、红通、小短假、阅兵蓝、人民币入篮、一照一码。

  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为国护盘;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我想静静;吓死宝宝了;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我妈是我妈;主要看气质。

  今年的媒体年度流行语和新词语充分表达出民众对社会的创新发展和新生理念的关注,精准地勾勒出媒体视野下的中国和世界。十大网络用语,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社交媒体发酵、传播,迅速进入现实表达层面。其中,既有小清新气息十足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有充满现世无奈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而“为国护盘”和“我妈是我妈”虽带有戏谑、调侃的语气,背后却承载了人们对社会经济和管理制度的深刻反思。

体现民生和民意

  今年的国内字词候选名单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充分体现民生和民意。“跌”“拼”“创”“灾”“二孩”“雾霾”“创业”“股灾”“反腐”等字词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道出了民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最终当选年度国内字的“廉”则延续了去年国内词“反腐”的热度,反映出人们对净化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迫切期待。国内词“互联网+”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在2015年横空出世,短时间内已成燎原之势。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将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注入新鲜的发展动力;对于我们每个人,“互联网+”的理念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今年的国际候选字词让人有一种沉重感,无论是与天灾和战乱相关的“乱”“难”“战”“难民”“空难”,还是直接指向恐怖主义的“恐”“反恐”“伊斯兰国(ISIS)”和“巴黎恐袭”,都透出一股深切的无奈和感伤,因此人们也比以往更加钟爱“包容”“共赢”与“和平”。“呦”“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这三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字词,成为国际字词候选名单中充满希望的亮色。最终,“恐”和“反恐”当选国际字和国际词,充分诠释了2015年全球共同迎击恐怖主义这一核心主题,也反映出全人类对生命的终极尊重以及对和平的恒久向往。

《咬文嚼字》发十大流行语

  1215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等上榜;而一些使用频率更高的流行语,比如“然并卵”“重要的事说三遍”“城会玩”却落选。

  对于“然并卵”的落选,《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给出的理由是,它既无语言智慧,又无内容形式,只有语言使用者的人性。“重要的事说三遍”落选,则是因为最初来源不清。在语言学家看来,“城会玩”含有城乡对立的联想,可能会引发歧视,所以也没有被收入。

  《咬文嚼字》发布年度流行语的初衷,在于推广反映时代精神、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流行词。《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曾介绍说,流行语的评选要反映社会生活、弘扬正能量、反映时代精神,不仅考虑词频的使用高低,还要考虑词语的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感”表示获取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互联网+”则源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当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并重构、再造新的发展业态的大趋势。这些词语的入选,可以看作是对《咬文嚼字》历年来评选标准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