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示范基地缘何“变身”房地产项目
陕西榆林绿源科技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绿源公司)申请建设绿源农业示范基地,后期经过几番腾挪,在审批的地块上大搞房地产开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多个行政监管单位为其“大开绿灯”。
据知情人爆料称,已经建好的六栋房屋已经在出售。
虚假资料申报项目
据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发展改革局(以下简称榆阳发改局)备案资料显示:绿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期限为:2002年10月22日至2012年10月21日,注册号为:612700100026037,注册资本为:60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张小林,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是农业开发。税务登记日期为:2005年8月28日,税号为:610802783653453。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为:78365345-3,有效期为:2012年4月27日至2016年4月27日,登记号为:组代管610000-114667-1,颁发单位: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经榆林市工商、税务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查验,均无绿源公司信息。
然而,早在2014年2月19日,绿源公司向榆阳发改局申请新建绿源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备案,2014年3月4日,榆阳发改局(榆区政发改发【2014】107号)向绿源公司下发了《关于榆林绿源科技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绿源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备案的通知》。通知显示:该项目占地23.6亩,建筑面积7675.4平方米,其中:连栋智能温室1500平方米,普通日光温室1500平方米,育苗大棚2000平方米,科研培训综合办公区2675.4平方米。并要求开工前,到榆阳区统计局办理统计登记手续,之后按时向统计局报送报表,并按月向该局报送项目进展情况。
2015年11月1日,记者在榆阳发改局、统计局采访时,该公司既没有到统计局登记,又没有给发改局报送项目进展情况。
先规划审批后立项
据了解,2012年6月5日,绿源公司向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以下简称榆林规划局)提出申请,同年9月12日,该局王局长批示让榆阳分局局长钟峰阅处,钟峰又批示让副局长贺海啸阅处。
2014年2月10日,榆林规划局榆阳分局榆政建规榆阳函[2014]1号文件《关于榆林绿源科技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绿源农业示范基地的规划情况说明》显示,榆林绿源公司农业示范项目位于西沙军分区农场西,土地证面积为9266.0平方米,证号为榆市国用(2003)第03048号,土地证于2003年12月取得。并租赁榆林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所有土地,其土地证面积为8294.0平方米,证号为榆市国用(2005)第09859号,土地证于2005年10月取得。规划用地性质为绿色生态农业用地,批建面积约7675.4平方米。
2014年3月3日,榆林规划局给绿源公司颁发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610800201400202/1号)。
时隔一天后,3月4日,榆阳发改局才给此项目备案,且明确要求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法》和办理规划许可证程序等有关规定,发改局的备案通知是前置手续,那么,为何立项滞后?榆林规划局榆阳分局贺姓副局长一语道破天机,发改局的立项是后补的。
国有土地归属现端倪
据2002年12月3日,《关于对原行署绿色用地划拨给榆林军分区等单位的决定中部分用地四界、面积作调整的协议》第五条显示:划拨给榆林军分区的60亩用地调整给榆林长城治沙养殖公司(市直工委),用地60亩调整为35.62亩,北至8米道路南边,南至由北向南113米,东至绿源养殖场西界,西至山根底。
另据2002年12月20日,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榆政国土发【2003】)148号《关于对原行署绿色用地调整给榆林军分区等单位的通知》第五条显示:原划拨给军分区的60亩土地,因原行署未占军分区的50亩耕地,所以现将原划拨给榆林军分区的60亩土地调整给榆林市直工委,因用地面积不够,将原用地面积60亩调整为35.26亩。
两份资料证实,榆林市直工委划拨土地35.26亩。那么,土地哪去了?
资料显示:2006年5月8日,市直工委与绿源公司签订了一份12.37亩的《土地承包合同书》。承租期限为2006年5月至2026年5月7日,承包费用为每年123800元。
2015年11月3日,市直工委侯书记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直工委还能有地,不知道这事,我去年上任时前任书记没有交代有这么回事啊!”该书记随即叫来办公室刘姓主任,该主任语气非常坚定地说:“不知道此事,我2004年就在市直工委上班,2010年担任主任至今,从来没有收到任何人交来的租赁费。”
随后,记者采访了时任书记钟开有,求证合同签名及印章真伪,钟书记看了市直工委和绿源公司的租地合同后表示:“直工委确实有这么一块土地,属于政府划拨给我们单位的,但租给别人我不知道,也没有签过这份合同,更不认识承租人张小林,至于公章是否真实我也说不清,现在私刻公章的人也多了。”随即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签名说,“合同上的签名根本不像我的字体。”
监管缺失危机四伏
据了解,2014年7月25日,榆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向绿源公司发放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办理通知单。
2014年8月5日,绿源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准备开工。2014年8月18日,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办事处寨城社区后葡萄园全体居民实名向综合执法局反映称,绿源公司借修“绿源农业示范基地”名义,实际暗自修建“居民住宅楼”。居民要求综合执法局查清真伪。
2014年9月28日,榆林规划局给绿源公司办理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2015年8月9日,榆林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西南分局向榆林绿源公司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停止施工,恢复原貌,按规划许可修建。
然而,绿源公司的违法行为不但没有得到制止,反而未按规划2层层高8.8米修建,实际修建为3层层高约9.2米。
那么,绿源公司的违建行为为何得不到制止?监管单位缘何一路绿灯,未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