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年如一日 躬身架起接访桥
——记黑龙江佳木斯市检察院信访接待室主任王春平
“我是一块砖,工作任党搬,党让干啥就干啥,就要干好啥。”这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检察院信访接待室主任王春平在2002年4月竞争上岗演讲中的一句话,也是王春平从检30年的写照。
而为了完成这样的承诺,王春平在接访一线一干就是13年。
13年来,近5000个日日夜夜,她接待了4000余人次来访,化解矛盾近600余件,息诉涉检信访案件50余件。对每位来访群众,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魅力和法律威严抚平来访者口中怨言、心中怒气。
在这期间,她已经习惯了在佳木斯、哈尔滨、北京之间往来奔波,习惯了急难险重,习惯了重任在前。
她为了上访群众耽误了给正在高考的儿子送午餐;高烧不退坚持上班,手术第二天就悄悄奔赴群众上访现场维持秩序……这些感人事迹已经成为她工作的常态。
为此,王春萍也获得了包括“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八次”“黑龙江省处理涉法涉诉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奥运会期间处理涉法涉诉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检察系统优秀接待员”“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佳木斯市检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还被授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或多或少都代表着她的坚持与坚守。
为民解忧 做百姓贴心人
在控申接待室工作,每天都要直面带着各种生活、工作和司法官司中的难题,会面对有各种过激情绪的上访群众,但是王春平都会一一耐心接待。
因为她认为,在接访中,不能用简单的理由应付了事,如果这样,可能给上访群众增加许多奔波之苦,还可能引起群众的误解,认为是司法部门在踢皮球,以至于影响人民检察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在众多的上访群众中,王春平对于群众的过激言行从不介意,对于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耐心解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王春平在工作中的信条。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态度,一些上访群众在目睹了王春平诚恳执著的态度和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后,情绪都能逐渐稳定下来。
让上访群众带着怨气来,满意而去,王春平一直将此视为她的工作宗旨。
2003年6月的一天中午,快下班时,76岁的王永杰老大娘走进信访接待室,王春平马上起身迎上去,问了一句:“您好!大娘,请坐。”扶大娘坐在了沙发上,并立刻敬上一杯茶水。
这时,虽然下班的铃声已响,王春平还是认真地听取了老大娘上访的缘由,原来,这位老人认为儿子因为某案件“被冤枉”,想讨个公道。
她问明情况后,就耐心地向大娘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告诉大娘此案还未超过上诉时效,可依法走上诉程序。
正在解答的过程中,王春平嗅到一股腥臭味,她发现被大娘坐过的沙发上湿了一片,大娘的裤子上有大面积的黄色稀状物,原来大娘患有大小便失禁症。
王春平见此,想都没想就将大娘带到了卫生间,帮其脱下内裤,用清水将大娘外裤的局部及内裤的脏物全部洗净,并找出自己的裤子让大娘穿上,之后王春平还自己掏钱为大娘买了午餐。
下午,她将大娘送到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代其说明诉讼原因,大娘拉着王春平的手笑着对法院工作人员说:“这姑娘,咋这么好啊,比我的亲姑娘还亲!”
就是通过这样的工作态度,王春平13年来接待上访的群众满意率达到了100%。
创新工作模式
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王春平除了在工作中态度积极,在工作模式中,也在努力创新以满足各种上访群众的需求。
2012年5月,在王春平以及其同事的努力下,佳木斯市检察院在黑龙江全省首家开通了视频接访系统,为信访群众提供反映诉求和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有效处理涉检信访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该系统的开通,创新和拓宽了信访渠道,为群众信访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民意表达方式,满足了群众“上访”“见领导”的心理,不仅缩短了信访问题的处理周期,还提高了对信访问题的处理速度。
通过视频接访,检察院干警与上访人家属可以进行面对面实时对话。
视频接访系统开通3年来,进一步方便了群众上访,免除了群众舟车劳顿之苦。
自从开通了视频上访系统,佳木斯市检察院系统越级上访的情况大量减少,因为视频上访可以把矛盾直接化解在基层,不仅丰富了检察系统的接访手段,还充分利用了检察系统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为来访群众提供了向上反映和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对息诉、罢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近3年积极有效的开展、运用与探索,王春平在维护检察机关公信力、增强透明度上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
这3年来,佳木斯市检察院通过视频接访系统共接待了110件上访案件,上访群众的满意率达到了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忘我工作 献身检察事业
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创新模式,王春平的工作强度也令其同事感到钦佩。
2012年1月5日-11日,全省两会期间,作为佳木斯市检察院驻省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信访工作组登记处工作人员,王春平每天早8点前赶到省信访工作组登记处,手持大喇叭维持登记大厅秩序,一站一喊就是一天。
加之气温骤降,上访量又大,王春平在身体已感到明显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维持登记大厅秩序,直到同事发现她不断打冷战后将其送到医院,才发现她已经高烧38.6℃。
当晚,佳木斯市驻省信访主任聂士鑫等二人看望王春平时说:“春平,你就是太累了,拿着大喇叭一站一喊就是一天,明天别上岗了,好好休息休息。”
然而在第二天,王春平感觉稍好了一点后,便又马上回到了工作岗位。
一进登记大厅,登记人群中有人大喊:“‘喇叭大姐’你咋才来?我来得早,可后来的都挤到我前面去了,快拿喇叭喊喊吧。”还发着烧的王春平二话没说,拿起喇叭维持起秩序。不到5分钟,混乱的登记秩序变得井然有序。
“我就说嘛,喇叭大姐一来,登记秩序就好了,咱们排队登记就快了。”“这几年我年年来,年年都是这姑娘在给咱们维持秩序,还照顾年纪大的、腿脚不好的,这姑娘才好呢!”……排队登记的人群中不时传来称赞声。
王春平就这样带病坚守在接访的工作岗位,一天假没请,一天也没休息,直至省两会结束。在两会信访接待登记场所工作的信访工作者无不为王春平忘我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回首30载的从检事业,回首13年的接访工作,王春平无怨无悔,满载收获。因为她对待每一个岗位,都饱含着热情和真诚,都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尤其是在信访接待室主任这一岗位上,她用女人的细心专注和对司法工作的敬畏,在信访群众与维稳大局中,躬身架起了一座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通心通情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