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正式开通

节约司法成本 提升执行效率

  本报讯(记者田永刚 □郝致瑾)121日,大连市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驻连30余家商业银行实现“点对点”联网,正式开通全市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今后执行法官只要点击鼠标,即可通过专线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查控,执行工作大步迈入互联网+时代。

  近年来,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是困扰各级法院“执行难”的核心问题。据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两级法院执行案件每年都在大幅上升,以前查询银行账户,需要先到人民银行查询开户信息,再分别到相应的银行进行余额查询,然后冻结、划拨,执行工作成本高、难度大、耗时长,无法及时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为贯彻落实最高院关于执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和兑现为全市人民“办实事”的承诺,市中院与市银监局充分协商、共同推动,最终建成了覆盖全市商业银行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在这个平台上,执行法官输入被执行单位(个人)的名称或身份证信息,就能轻松查询到该单位(个人)在银行的账户信息,一旦发现有可执行资金,法院就会冻结账户并将相应款项划拨执行申请人。

  据统计,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自1123日试运行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发起查询36907起,收到银行反馈27178起,涉及金额近16亿元。记者了解到,这套系统在大大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也使一些历史积案得到有效执结。

  市中院执行局透露,全市两级法院年内将开通与最高院“总对总”的网络链接,届时执行法官可以在网上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国各地联网银行营业网点的账户信息进行查控。与此同时,市中院正在积极与国土、房产、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协调,最终将被执行人土地使用权、房产车辆、企业登记、纳税等相关情况全部纳入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一步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确保法院的生效判决得到有效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