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11月24日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五周年,教育部召开教育规划纲要5周年系列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五年来,国家学前教育发生重大变化,自国务院下发了“国十条”,确定了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普及的重大政策措施后,国家实施了八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组织了18项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开启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历史新征程。
郑富芝介绍,经过努力,五年来学前教育发生重大变化。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达到4000个亿,每年平均800个亿,而规划纲要颁布前,每年仅有160多个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万所,五年在园幼儿的增量相当于前十年增量总和的两倍。幼儿园教职工新增近160万人,300多万幼儿园教职工全员参加了国家和地方各级培训。但总体来看,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困难问题还不少,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明确任务、理清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二是在部署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时,要求“提高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紧紧围绕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四大任务,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在扩资源时,要充分关注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在调结构时,要更加鼓励和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在建机制时,要重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提质量时,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