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法治”在安泽
创新治理模式,消解社会矛盾
山西省安泽县通过设立“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的方式,弥补和消除因信访等部门工作权限造成的管理和服务漏洞,进而缓解和消化社会矛盾。
这种治理方式上的创新,能否一如既往地给百姓搭建一个顺畅的诉求通道和窗口,考量的已不是县委和政府的治理能力,而是政治智慧和县域的法治精神!
山西省安泽县今年上半年信访工作总结显示:“上半年信访案件再次呈大幅下降趋势,县级信访共接待办理信访事项44批102人次,同比批次、人次分别下降25.4%、17.7%,办结率100%。”并且“没有越级上访”和“群访”“激访”等非正常信访案件的发生。
这显然是一个令许多地方羡慕的成绩!
然而,这样的成绩,在安泽已经维持数年。
但这并不是说明安泽县现阶段没有社会矛盾。相反,现在的安泽人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法律意识不仅仅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涉及政府等部门的个人诉求也越来越多。
一个安泽县独有的专职部门——“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把安泽县许多可能激化成上访案件的群众问题,以及百姓日常的诉求巧妙的接手并全力解决,从而缓解和消化了不少社会矛盾,弥补了信访等部门法律权限制约下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漏洞。
不过,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上一级没有这个部门,没有相对口的指导单位。然而,就这样一个没有“娘家”指导的“孩子”,现在却很“倔强”地成了安泽县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成为安泽人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首选通道。
创新与补漏
安泽县地处山西临汾东北,与长治的屯留县、沁源县,晋城的沁水县毗邻,属低土石山区。
该县仅有的8万余人口中,有90%以上的居民是在清中后期到上世纪60年代,从“鲁冀豫三省暨本省平遥潞沁等地迁移过来的客民”。这种结构让这里形成了“靠山吃山,吃山爱山”的民约。
客民居多的人口结构,更好地促成了安泽人“戾气少”“宽忍多”“好谋而深虑,和谐而不争,忧思而畏祸,恬静以怡性”的民风。
但随着“新的生产力不断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原有的利益平衡需要向新的生产关系转换,群众的需求和民主意识快速增长,许多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凸显出来”。安泽县委书记任秀红说,一向“宽忍”“畏祸”的安泽人,在近些年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新的诉求。
与其他地方一样,安泽县的信访率也曾相对较高。但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指向“是政府职能转变过慢,角色转换不到位等敏感问题”。
任秀红强调:“是县委、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纠纷、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才出现民众诉求不能很好地解决,引发信访等诉求居高不下”。
其实,除此之外,我们现行的信访机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教授马海明指出,信访工作虽然承担着帮助信访人、监督被信访部门、修正社会矛盾的责任,但是法律授予的权限却只是“有监办权及建议和向上级机关报告的权利,但它本身没有直接权力处理信访事件”。
社会矛盾的突显,百姓诉求的增加,而现行信访体系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安泽县在2012年开始创建一个全新的部门——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
任秀红在当时极力推动该中心的设立。
但上级没有对应的业务指导部门,也没有类同的机构,他们只能自己创造。
他们首先在乡镇、村成立了“社会服务中心”,在县一级建起了便民服务室,形成了村、乡镇、县三级机构直通的协调体系。又把“基层党建网”“阳光农廉网”“平安创建网”三网合一。
同时,把村一级的管理体系,根据村民居住的范围,分成若干服务区域,称之为“网格”,并由村民选出“网格长”,由“网格长”负责为自己网格区的百姓服务,协调能在村民范围解决的矛盾,帮助或向村委和上级中心反映需要帮扶的百姓等。
这样,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便形成了“三级联动,一网一格”、简称“311”的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安泽县又赋予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督导”与“一票否决”的功能:对各级部门和下级中心工作运行情况和具体事项办理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督办;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导致发生重大案(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地方和部门,提出“一票否决”和责任查究建议。
这样,这个部门实现了把触角直接伸到基层的目的,规避了信访系统不能在乡镇和村设立信访室的制度,同时建成一个集多个系统的服务项目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让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具的便捷性。
一个集百姓诉求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干部教育培训、农业政策信息咨询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在2012年“倔强”地成立了。
信访的降与诉求的升
据安泽县信访局统计,自2012年成立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以来,全县的信访量由2011年的485件减少到2014年的118件,连续三年大幅下降。
另外,全县共调解各类事件20127件32143人次。其中:矛盾纠纷类案件1894件4215人次,政策咨询类2777件3037人次,便民服务类15447件20782人次。百姓的诉求连续三年大幅飙升。
信访事项在降,诉求事项在升,彰显了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的实际效能,“如果没有联动中心协同解决百姓诉求,在基层就消解了矛盾,安泽县近几年的信访案件可以想象会积累多少!”安泽县信访局局长李栓香感慨地说。
这也展现了现在安泽人“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了依靠相关部门解决自身的合理诉求。”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主任吕晓娟说。
2015年初,安泽县府城镇两户人家的土地纠纷案投诉到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这是一个从2007年开始就产生纠纷,一直演化至肢体冲突,并上诉到县法院和市中院的案件。
近8年的时间中,冲突的双方从邻居演化成仇人,积累的怨气让许多单独的部门都无法入手解决。 “联动中心”协调县国土局、府城镇、府城派出所、府城土地所,府城村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往返数次,抽丝剥茧,直到把8年间双方所有矛盾理清,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予以解决。
“这类案件尽管是小案件,但由于时间跨度长,中间的矛盾点多,双方的怨气大,而且双方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很深,处理起来特别棘手。”吕晓娟说。也正是这类案件,她看到了安泽人法律意识的提高,也看到了安泽人对他们这类部门的信任与依靠。同时也显现出了“联动中心”的“联动”功能和“协调”作用。
正是他们能化解百姓的矛盾和诉求,安泽县乡村的一些小矛盾也找到了他们。和川镇两学生下学后,在学校打篮球时一学生发生骨折,家长情绪激动,对学校不依不饶。“联动中心”接到反映后,协调县教育局、学校、村委会共同协商,最终达成谅解,双方均退一步协商解决。
“联动中心创造出了基层的事有人管的体系,有力缓化了社会矛盾。”李栓香说。她认为“看起来这些问题都不大,但要是没有部门去接手解决,而且不能解决好,最终会形成穷愁积怨,演化成上访事件”。她介绍,今年前半年,她们办理的信访事项同比批次、人次又分别下降25.4%、17.7%,这与“联动中心”压实基层工作的作用密不可分。
而与之成相反趋势的则是“联动中心”接到百姓诉求事项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安泽县社会服务联动中心上半年处理百姓诉求事项同比增加了27.2%。
预警的作用
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因其对基层的深入性,一些萌芽在基层的社会矛盾往往能通过网格长和村、乡镇的“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反馈到县级中心来,预警可能会发生的社会矛盾。
每到年底,是安泽县“最低生活保障”发放的时间,安泽县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接到许多关于“低保”申领的咨询,以及部分村民对往年“低保户”评选中的问题反映。
他们根据反映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研判,认为往年的“低保”评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及时上报县委、政府。从而促成了“只要有直系亲属领取财政工资,该家庭不得申领低保”的决定出台,有力地遏制了凭“关系”评“低保”的不良风气,及时消解了“低保”评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
在农民工工资问题上、危房改造方面、征地拆迁补偿等容易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方面,他们更是及早预警,有效地缓解和消化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矛盾。
法治思维下的长效化
安泽县用“社会管理联动服务中心”这个体系,创新了社会治理模式,给这面积大县、人口小县摘取了数届“全国平安县”的桂冠。
但是,这个体系究竟能运行多久,如何才能保证这个体系始终如一为基层百姓服务?
其实,考量的已不是县委和政府的治理能力,而是一个地方的法治精神!
对此,安泽县委书记任秀红的观点是,通过提高法治意识,让各级部门归位,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是为人民;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开启法治思维下的服务方式,激发民众的法治认识和法治观念,促进、推动改变各级部门的服务意识,形成较为先进的人文力量。
“在人文力量的支撑下,这种创新的治理体系,就会在百姓中生根发芽,从而形成一种社会的服务惯性。进而维系这个体系良性的、持久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