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一个青年女律师的日常
“上大学时,觉得做律师特别高大上,而且很神气,可真正做了律师后,才发现我当初太天真了。”史秀秀虽然执业还不到一年,但深切感受到律师行业的复杂与无奈。
1989年出生的史秀秀,2011年毕业于中原工学院法学专业,2012年通过“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后,先在某企业做了一段时间法务工作,2014年底,正式从事律师工作。
史秀秀说,她的百余名法学专业同学,只有不到10人做了律师,主要是大家觉得该行业短期内难以挣钱,甚至连生计都成问题。
另外,排除个别有背景的律师新人,对于绝大多数新入行的青年律师而言,均受困于知名度和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执业前期往往根本找不到客户,甚至会出现已到手的案件被知名律师抢走的现象。
“我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才办了十几个案子,但最高的提成也才2000多元。”史秀秀坦言,案源成为大多青年律师发展的瓶颈。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重庆市律师资料显示,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江浙一带,执业第一年的律师月薪只有1000元。
所以,像史秀秀这样的青年律师,都在经历着双面人生写照,即:世人想象中风光无限的虚假面,和律师无法回避酸甜苦辣的真实面。
但面对现实,“史秀秀们”仍在坚守,因为他们心中期待着,在中国法治环境日益好转的当下,律师执业环境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