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山不枉盛名 观音山力奉文化大餐

    灵山秀水,风景独好。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的观音山海拔566米,山势陡峭,林海苍莽,享有“南天圣地、百粤秘境”和“天然氧吧”之美誉。观音山一步一景,佛光岭、飞云岭、观音岭、耀佛岭、仙宫岭等山岭形成观音山的一条天然“龙脉”。近日,在观音山举办的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化活动在全国文学界、书法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百名书画名家齐论当代书画艺术发展之路

  1016日,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光墨画创始人、东莞观音山书画院名誉院长何宝森携近百名国内书画名家齐聚观音山,围绕“从岭南画派看中国画的发展之路”及“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的主题,开展首届书画论坛,着重探索当今中国画的走向问题。

    论坛上,何宝森就中国画未来的发展之路提出:“中国画要发展,必须走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路子。既要继承精华,还要学习世界各国人民优秀的美术、优秀的绘画、优秀的遗产,才能够创新,而不是闭门造车。”

文坛名流雅聚观音山探讨“文学与自然”

    1024日,首届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在观音山举行,本次论坛主要围绕“自然与文学”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给在第三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文学大奖赛中得奖的文学嘉宾进行颁奖。

    本次论坛吸引了数名国内文坛知名人士参与,其中包括原贵州作家协会主席、《山花》文学月刊主编、贵州文学院院长何仕光,《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韩石山以及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原《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等。“中华文明历经千年,文学创作从天籁到模仿,再由模仿逐渐演变为工业化批量创作,期间在不断丧失一些东西。”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对此表示惋惜,并用四个字概括了文学的最高境界——自然而然。“好的作家,笔下有千千万万个人物,但伟大的作家,他体恤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体恤笔下每一个生命,甚至包括反面人物,也不舍得用标签、竹签去刺向他。”

    据悉,第三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文学大奖赛历时半年,收到近5000份国内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的来稿,收稿量为历届之最。经过评委们的反复讨论、多轮投票,最终评选出第三届“观音山杯”全国游记征文的获奖作者共61名。

观音山之巅齐力书写30米长卷

    “岭南秋碧最秋熟,三正半山看日出,佛光一道慈云阁,我拜观音众祈福。”本次活动特邀书法家,来自大庆油田的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大庆市楹联家协会副会长满文斗在观音山顶为当天的书法家祈福活动作诗一首,并书写于30米长卷之上。

  据悉,1025日,近百名来自全国的书法名家一早便登顶观音广场,参加了专场书法笔会祈福仪式,并于观音圣像下合力书写30米长卷。

300幅书法作品在慈云阁展出

    第七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自20155月初启动以来,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收到了1万余幅书法作品,收稿量为历年之最。经过国内众多书法界权威人士的严格审评,共评出入展、获奖作品384件,其中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80名、入展作品282件。

    据本次大赛评审团透露,本次大展不仅参赛人员多,年龄跨度大,而且参赛作品呈现出立意高远、形式多样、书体丰富的特点,并一致认为本届书法大展的参赛作品水平为历届以来最高水平。

  活动当天,观音山景区将本届书法大赛获奖作品以及历届书法大赛的获奖精品共300余件在慈云阁展出,供参会的嘉宾参观、学习交流,并于书法展现场举行了第七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颁奖仪式。

  除了举办如此盛大的文化活动,作为姻缘胜地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庆期间还举办了第11届粤港万人相亲会暨首届粤港湘鄂旅游相亲交友嘉年华,经过1天的近距离沟通和交流,127对单身男女成功牵手。重阳节期间,观音山为回报社会,举办了第三届传承家风——金秋敬老节万人登山活动,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而作为佛教圣地,据悉,1031日观音山还举行了盛大的大型佛教音乐会。

(本版图片由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