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影响初显

新《食品安全法》执行在路上

 

  “吃包子的时候看着点!发现有蟑螂。”近日,一则“庆丰包子铺吃出蟑螂与腻虫,两门店被停业”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不仅是“庆丰”的问题,也是中式快餐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018日,庆丰包子铺官方回应称,经调查核实,网友投诉的两家店铺确实存在问题,已对其停业整顿,将对全部连锁店铺进行为期3个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还将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为其食品安全把关。

  有观点认为,庆丰包子此次危机公关意识到位。研究食品安全法多年的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汪江连表示,这说明新《食品安全法》威慑效果初显。它坚持刑事责任优先,增加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从而倒逼其强化守法意识。

  但多位食品行业从业者表示,新法目前尚未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刚从湖北金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岗位离职的夏先生称,“基本没什么影响,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也没有接到新法学习之类的通知。”

  

真正落地有待时日

    新法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链的责任归属问题,但从立法到具体实践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真正落地仍待时日。”在汪江连看来,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可以解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链的责任归属问题,但从立法到具体实践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王小姐的经历恰好印证了这一点。王小姐在北京上班,平时喜欢在网上购买一些食品。近日,她在某网站购买了一商家自制的绿豆饼,快递送到打开包装后,一股刺鼻味道扑面而来,遂决定退货。但王小姐和商家几经沟通,对方坚决不退货。

  依据新《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可是,新法实施已20多天了,有调查发现,无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三无”自制食品,仍大量在淘宝网、微信等网络平台售卖。

  据了解,为尽快适应新法,淘宝已先后发布《食品行业特种经营资质备案通知》《淘宝网食品行业标准》《淘宝网保健食品行业标准》等,但目前还尚未将纯粹经营农产品及地方特色食品的商家完全纳入监管范围,即自产自销农产品、水果、蔬菜等无包装商品的卖家,在淘宝网售卖商品,暂时还不需要提供相关证照。

  “新法对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没有什么大影响。”郎酒湖北仙桃市经销商王先生表示,他目前并未接到当地食药局等政府单位要求学习新《食品安全法》的通知,也没有听到这方面的声音,目前“新法对类似于郎酒这样的品牌企业及仙桃这样的市还没有影响”。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副总监林芳则表示,新法的实施是零售企业整体升级改造的契机。华联除在“十一”前对超市销售员和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外,还对清洁用品等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在门店内做了大量宣传,要求集团内部自查和互查。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该协会已在10月初开始组织全国20家大型零售企业,共同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宣传活动,通过结合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消费者参观后厨等活动,将新法宣传到20家企业的全国800多家零售门店。

  “新法实施以后,对规模以下的食品经营者将会产生较大影响,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网上订餐等也会重新洗牌。”汪江连认为,新法规定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机制等,还将影响到豆油等行业,以及过于依赖上游产业的食品企业,但将有利于规模化食品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短期或将增加成本

    新法设置了更严格的管理要求,短期内将增加食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新《食品安全法》共154条,比原法多50条,其中70%条文进行了实质性修订。它对企业产品成本及销售影响如何?湖北金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营销总经理夏先生表示,目前尚难真正估计其影响,但受当前国内经济下行态势影响,“食品企业产品营销都不好做”。

  在北京亚运村附近从事副食、茶叶等业务经营的王女士表示,这两年店铺营业额总体下滑趋势明显,“生意越来越难做,但是不是受新《食品安全法》影响,现在不好说。”她表示,自己经商多年,很少直接参加食品安全法知识方面的培训,“感觉比较远”。

  “这几年产品销量下降比较厉害,一年不如一年。”2009年成为郎酒湖北仙桃市总经销的王先生称,自国家加大反腐力度以来,他经营的高档白酒品牌销量每况愈下,但新《食品安全法》的影响“应该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在王先生看来,规模以上白酒品牌质量相对更有保障,“在食品安全方面,它们已经过了初级阶段。”郭戈平表示,无论是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都应该在法律框架内,尽职尽责,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期望,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制度。

  “在食品企业从业人员方面,新法设置了更严格的管理要求,短期内,这必将增加食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尽管多位食品行业从业人士表示,新《食品安全法》目前尚未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但汪江连认为,新法对从事直接入口工作的经营者实行健康年检等规定,必将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但雀巢中国公司陕西某区域销售主管袁先生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管理相对规范,产品质量把控严格,有的甚至高于国家标准。因此,新法的颁布实施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对从业人员水平要求的提高等,与企业经营本身关系也不大。

  “从表面看食品安全信息资料的完善会增加商家的成本,但它恰恰也是为了保护食品经营者的利益。”汪江连分析认为,食品生产企业若以前把自己当作“首责人”承担了相应责任,则新机制不会太多增加其经营成本。否则,则不然。

  但“新法刚实施的一段时间内,监管机构可能增加入厂检验的次数、产品‘自费采样’次数等。这可能会导致不少人工作不自在。”汪江连表示,新法实施后,短期内规模以下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可能会增加,但最终会增加企业竞争力,有益于其建立现代企业机制。

  

具体办法陆续出台

    各地陆续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将促进新法的贯彻落实

  

  “本轮修法给不少曾经马马虎虎经营的食品企业‘戴上了镣铐’。”汪江连表示,新《食品安全法》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首责制”,食品企业自查、食品风险跟踪预防机制,以及保健食品和转基因食品标识机制等,将逐步淘汰在夹缝中生产的食品企业,但其真正落地有待各地执法到位、认真贯彻落实。

  据郭戈平介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自2014年以来,先后通过开发“超市商品证照核验平台”,开展大型连锁超市“诊脉行动”等,力争建立大型超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把控风险。目前该协会正在建立新行归行约,力求提高全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四川泸州食药监督管理局在201510月,联合人保财险泸州分公司推行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该局副局长徐云刚称,该工作将责任保险制度引入到食品安全领域,让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参保、投保,分散其运营风险,以便发挥食品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的预防作用。

  该做法成效如何尚难预测。但甘肃、贵州等地在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陆续推出了地方性实施条例。甘肃日前出台《甘肃省食品仓储管理规范(试行)》和《甘肃省食品配送管理规范(试行)》。1019日,《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甘肃出台的两部管理规范规定,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有和食品仓储企业(含冷冻、冷藏)开办的食品仓储场所均应在登记基础上,亮照经营,并接受分类监管。同时,将使用食品配送车辆运输、配送、销售食品的生产商、批发商、连锁加盟经销商和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确定为食品配送商,并对其配送车辆实行登记备案管理。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不但明确规定食药监管部门的乡镇派出机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还将借鉴交通违法记分制,实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条例还禁止生产经营未密封包装的食用油、酱油和醋,要求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划食品摊贩区。

  依据规定,贵州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为时12个月的记分周期内达到12分的,将被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整改合格后记分清除重新开业,不合格将被取消生产经营资格。记分周期内未达到12分者,整改并缴完罚款,记分清除;未整改或缴罚款,记分转入下一个周期。

  “本轮修法确立了一个新的基本原则,即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原则。”汪江连表示,新《食品安全法》以调动食品行业全方面社会力量为基本价值导向,由此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管、社会自治、食品企业三者联动的监管机制,各地陆续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将促进新法的贯彻落实,倘若相关监管部门执法到位,将有效推动我国食品企业走向规模化,甚至国际化。

  “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做小做精做特色。”汪江连认为,在新《食品安全法》约束下,我国食品行业生产经营者,必须以建立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法治化为准绳,不断完善地方特色,发挥整合作用做专做精,才能在新法框架下长远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食品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但夏先生等企业人士则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守法前提下,“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俗话说得好,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毕竟我们还要靠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