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法院执行会战“零点行动”

农历八月十五,凌晨1时。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的执法车辆颠簸在一条狭窄的乡间水泥路上,两旁是一人多高的高粱,时不时刮蹭到车窗上,簌簌作响。车灯所及之外,幽黑一片,静谧的似乎能听到玉米生长的声音。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一个低哑短促的声音,“到了”。车辆旋即停下,熄灯,人员迅速下车,鱼贯前行。行至一栋独立的两层小楼前,带路的申请人示意就是这里。执行小组立即散开,或跑向后门,或把住路口,或敲响大门,动作麻利,毫不拖泥带水。

听到外面的人说明来意后,灯亮,门开,正是要找的被执行人吕某。他面带倦容,睡眼惺忪,倚在门框上无奈地说:“我算服了你们法院,没想到大过节的还过来折腾,这钱我现在就还,请你们立刻就走。”

两年前吕某盖房子,以质量为由,一直拖欠施工方费某的一万七千多元工钱。在现场,经执行法官调解,双方简单讨价还价后,当事人都同意按照一万七结算,现场结账,画押签字,人钱两清。

初战告捷,顾不上当事人千恩万谢,立即登车,奔赴下一个战场。

初秋的凌晨,已经有了瑟瑟寒意。

车上,坐在前排的执行总指挥裴仁刚扭过头,简单地说了下一个执行案件情况,特别提到,这个被执行人邱某以前混过社会,有前科,行动时大家务必小心。

2012年,刑满释放的邱某找到发小向某打欠条借了17万元开网吧,半年后因为摆放6台老虎机被公安机关收缴,并被责令停业整顿。邱某见没钱可赚,干脆关门一走了之。向某多次索钱未果后,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邱某返还向某15万元。可是邱某一直杳无音讯。这次阜宁法院在执行会战行动中,通过逐个排查案件,了解到邱某虽然在外劣迹斑斑,但在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每逢重大节日必定回家陪年迈的父母。

车子熄火,远远停在路边。执行小组穿过水稻田的田埂,步行两里多路,来到一座农村院落前。这种坐南朝北、红砖青瓦的3间瓦房,外带一个小院子,在苏北极为常见,曾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眼前这间院子院门只剩一扇,半开耷拉在门柱上;围墙的东南前角已经倒塌,用一大堆草垛在里面堵着;因为年代久远,西山墙有明显外凸,斜撑着长短不一的七八根木棍。

敲门时,里面传来一个苍老又带点颤抖的声音:“谁啊?”

执行法官说明来意后,“吱呀”一声,门打开一小半。

“请先把灯打开。您儿子邱某在家吗?”

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门外的数名执行人员,明显有些紧张局促,又一时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里屋听到动静的一名男子赤身冲了出来,双手紧握一根铁棍,和执行人员怒目而视。正是要找的被执行人邱某。

“你们有什么事就直接和我说,不要惊扰我爸妈。”邱某的胸膛剧烈起伏,眼睛还瞟向一旁的年迈双亲。

执行法官刘峰风心里有了底。“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帮助你们解决问题的,先穿好衣服,我们好好商量。”刘法官和声细语地劝他。

邱某的情绪逐渐得到缓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邱某同意先付5万,剩余欠款每年3万、分4年还清。申请人向某也立即大度地表示,如果邱某能够兑现承诺,就少要最后一年的3万元。握手言和,兄弟一笑泯恩仇。

晨曦微露,远远望去,田野上升起一层薄薄的雾霭。

第三场战斗是在阜宁县开发区的一家液压企业里。这家企业法人刘某之前替人担保10万元,后被法院依法判决赔偿后,有偿还能力却一直拒不履行。

在企业的二楼生活区,执行小组顺利找到了厂长刘某。刘某夫妇刚从被窝里起来,只穿着睡衣睡裤。刘某表示,这10万元自己可以还,但就是始终觉得心里面憋屈。

就在刘某夫妻俩和执行法官沟通交流的时候,旁边一间卧室冲出了他的妹妹刘某静和老母亲。刘某静出门就发疯似的冲过来对执行人员大喊大叫,并上前推搡拉扯,说把老母亲闹出心脏病。执行法官向她解释根本不听,并且开始污言秽语辱骂法官。经多次劝说无效,果断安排现场法警将妨碍执行公务的刘某静控制带到法院,一旁的哥哥刘某也无奈地连连摇头……

微风拂面,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已是一片亮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