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点市该如何吃“螃蟹”?
综合管廊的建设投资巨大,管理成本高昂,土建费用较传统的管线直埋敷设高出约5倍。且看包头等市如何吃螃蟹?
作为一名国企工人,仝丽霞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市民记者”。今年8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新都市区综合管廊工程向市民发出了邀请。随即,她带着自家10岁的孩子和另外4位市民,以“市民记者”的身份和地下综合管廊“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我儿子看到可以用遥控器升降的液压井盖时,兴奋异常。”仝丽霞提起自己参观地下综合管廊的经历时,依然忘不了粗大的供水管道、宽敞的控制中心、液压式井盖、密码门、无死角的监控系统等设施给自己母子带来的震撼。
9月21日,仝丽霞不无骄傲地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说:“我们包头是全国10家综合管廊试点市之一,综合管廊建设具有国家水平。”
“市长工程”
4月8日,包头市顺利通过国家财政部、住建部组织的专家答辩,成为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市民佘张英感慨,不难想象,正在崛起的市区,由于有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城市环境将更整洁、优美,生产生活更畅通、更安全,老百姓的生活也更便捷。
包头市市长包钢向全体市民表态,实施综合管廊工程,对包头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障城市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对城市景观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解决“城市拉链”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价值,为棚户区的改造、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试点期间,包头市将每年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3亿元,连续3年共计9亿元,用于建设和管理全市综合管廊,使城市“地下管网”全面升级。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从包头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8月,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首批专项资金3亿元已下达包头市。
“为了成为试点城市,包头人可谓过五关斩六将。”9月17日,包头市住建委的工作人员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介绍,今年年初,住建部要求拟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优选部分城市作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有呼和浩特、赤峰、包头三市列入竞选,经过专家评审,包头最终排名第一,代表自治区进入全国评选。
包头市本次申请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共2个,分别是新都市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梁城市棚户区综合管廊工程,共设地下综合管廊34.4公里,总投资23.37亿元。
上述工作人员说,目前,两个片区均已拆迁完毕,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后续工程计划2016年全部建成,2017年投入运营。
包头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包钢担任组长、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分管财政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领导小组,城建委也从本部门和市规划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综合管廊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管廊的建设、运营和监督管理。
市长包钢对建设综合管廊充满信心。他认为,包头市在过去的几年中,承担了大量国家级试点、示范建设任务,积累了很富的经验,已经建立起了多部门联动的机制。而且,包头市从2012年开始便已经进行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中,也有较为成熟的绩效考核和监督办法和配套政策。
要找“合伙人”
综合管廊的建设投资巨大,管理成本高昂,土建费用较传统的管线直埋敷设高出约5倍。另外,综合管廊正常运营必须配置的消防、通风、照明、监控等附属系统也需要较大的投资,附属系统的运行还将产生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由于地下管廊要和道路同步建成,因此建设初期投入的资金量巨大,尽管包头市的经济水平较好,但在巨大的一次投资中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从财政收入上看,2013年,包头市公共财政收入345亿元,全市财政支出355.2亿元。如果由包头市政府出资建设综合地下管廊,会给包头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地方财政难以承担该项投资巨额的资金需求。
“为解决包头市建设综合地下管廊的资金需求,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政府全部以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局面。”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到沈阳、广州、昆明、珠海等城市进行调研、学习,确定要引入社会资本,共同促成项目建设,为城市发展找“合伙人”。
最终“敲定”:本次综合管廊建设以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投入为辅,由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和中央财政三方共同解决资金问题。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补贴9亿元,分3年每年补贴3亿元;地方政府配套投入4亿元,分3年每年配套1.3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0.37亿元。
包头市与中国二冶集团、中国建设集团等社会资本联合成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公司,以新都市区已建成的综合管廊一期为资产作价入股,成立股份制企业,社会资本以现金入股,共同建设运营管理综合管廊。
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中国二冶集团公司董事长文建国很重视。9月7日,他特意到包头综合管廊建设场地,对各项目部参战员工反复叮嘱“要在包头地区打出中国二冶的专业技术品牌。”
“要保证社会资本有收益,有收益才会有动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徐孟洲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表示,无论从经济环境还是从政策环境上看,公私合作是建设综合地下管廊的最佳选择。
包头对策
“国内还没有综合管廊的建设规程条例,也没有专门的建设和管理机构。”包头一位负责综合管廊建设的李工程师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试点市该如何吃螃蟹,需要包头人摸着石头过河。
从建设角度来看,综合管廊土建工程分期修建本身就存在较大困难,对管线远期规划总体容量的预测要求较高,必须科学预测综合管廊建成后的使用状况,并预留适当的空间兼顾发展需要,否则很容易造成使用功能不足或浪费。
从建成后的经营来看,国内已建的综合管廊多为政府直接投资或,对建设成本的回收较少考虑,只要求能达到运营成本的平衡。因此,在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城市,推行综合管廊会很困难。
李工认为,管廊的管理维护费用直接影响到综合管廊的使用功能。从国内已经建设的综合管廊工程实际案例来看,技术上由设计单位根据现有不同专业的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综合协调后,一般不存在不可解决的问题。
“实施综合管廊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需要包头市政府强有力的协调,在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包头人找出了自己的对策。
包头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管理、规范运营”的理念,将综合管廊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的工程项目进行统一规划。
不仅如此,包头还制订相应的政策条例,包括《包头市地下管廊规划管理办法》《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综合管廊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合理分担的意见》《包头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包头市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有地下管廊建设的道路实行强制入廊。包头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包头市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的意见》,为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