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城市之下地下管廊建设探幽
■策划人语
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
今年4月,财政部公布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包头、十堰、长沙等10城市入围。这一城市发展史上的又一大举措和探索,无疑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契机和挑战。不过,入围的试点城市将获得一定额度的财政补助,其余花费要靠银行贷款来筹集,这是否会形成试点市新的财政负担?他们如何进行融资?试点市该如何吃“螃蟹”?
如今,我国不仅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得如火如荼,地下城市开发也走上了快车道,地下商业、地下仓储都走入百姓视野,地下城市开发的安全性随之引发公众的关注。有专家表示,地下开发安全性很高,事实真是这样吗?有些地下商场踩踏事件多有发生,某些地下车库成为仓储场所,其安全性令人担忧。
城市之下,安全几何?
管廊能解决中国地下的所有问题吗?我国还需向国外取经吗?地下开发的安全性与便民性如何协调?
用法治视野看待城市之下,正是本策划关注的重中之重。
策划人:李晓健 执行:李晓健 李卓谦 周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