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劝导队”定纷止争保平安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已经被广大北京市民熟知,他们在街面巡逻、进行交通疏导、出行提示、违法犯罪举报等,全力为活动举办创造良好的环境。

    如今,“丰台劝导队”已然活跃在北京市丰台区各处,为该区维稳默默奉献。

  此前,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这两大活动的举办,安保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期间,“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等各路“大神”齐上阵,街面巡逻、交通疏导、出行提示、违法犯罪举报等全方位开火,全力为活动举办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他们,北京还有一支夯实维稳基础的“丰台劝导队”。

  据了解,这支队伍主要由社区干部、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离退休居民、治保积极分子和社区志愿者组成,平均年龄50.3岁。截至目前,全区307个行政社区已组建成立“劝导队”245支,占比约80%,可以说每5个社区中,就有4个社区成立了“劝导队”,劝导队队员总数已达7350人。

  自劝导队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共发现劝导不文明行为12340余件,参与维护社区生活秩序11755次,劝解社区各类邻里纠纷1125件,提供破案线索879件,提供反恐信息60条,协助警方破获案件29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3人。

  

发动群众治理社区脏乱差

  丰台劝导队,可以说是首都版“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充分开展群众自治,坚持矛盾化解在源头,实现社区环境整洁、邻里和谐、服务完善、治安良好。

  20072月,北京丰台区文体路南端一度出现了违章停车、乱摆摊点、店外经营、非法烧烤等乱象,造成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影响周边万余名小区居民的生活。对此,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进行了多次整治,但治理效果难以持久,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困局。丰台街道工委、办事处和永善社区党委会同丰台公安分局等部门,经充分调研,决定发动社区群众力量,成立“劝导队”,永善社区劝导队由此产生。

  永善社区劝导队经过4年的不断探索,实现了志愿服务由“运动式”到“常态化”的一个转型,相继破解了环境秩序差、居民买菜难、宠物管理乱、车辆乱停放、流动人口管理散、孤寡老人残疾人无人照料等一系列社区管理难题。社区变干净了,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了,治安、刑事案件发案几乎为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方法,在社区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鉴于此,2011年年初,丰台公安分局牵头对全区各社区推广成立“劝导队”,利用劝导队队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同社区民警、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环境治理、矛盾化解、治安维护等工作。

  经过近8年的发展壮大,永善社区劝导队从开始的81人发展到300余人,年龄最大的80岁,为社区平安和谐发挥余热。

  在推广初期,“劝导队”从社区居民关心的日常小事入手,如社区环境脏乱问题,劝导队队员们上前劝说不要随意让宠物排泄,并主动用纸巾捡拾排泄物。这样一来,许多宠物的主人也形成了习惯,出来遛狗时都带着塑料袋和纸巾,随时处理宠物的排泄物,社区环境逐渐向好。

  劝导队队员主动劝导,也使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20154月,怡海花园商业街底商中有一家理发店,为招揽生意,总将音响置于门外,干扰了楼上居民的正常休息,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居民拨打110求助民警,经过社区民警和居委会的劝导,店方总是当时把音箱关闭,没过多久又打开,如此反复,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怡海花园劝导队成立后,每次巡逻时,都会去查看理发店音箱外置问题,只要发现音箱声音过大,便进屋善意劝导,“生意好坏不在于声音有多高,而是看技艺,这栋楼上很多居民都建议您能把音量调小一些。”

  因为音量大,每次劝导队队员都要捂着耳朵进门。劝导时,劝导队队员不会让店主把音箱直接关掉,而是把声音调小。这样既不影响经营宣传,又不打扰居民的正常休息,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平衡点,将矛盾妥善化解。

邻里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社区工作纷繁复杂,一名社区民警负责几万人的小区实属正常,有时几件事挤在一起,难免分身乏术。邻里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如果未得到及时解决,很可能酿成大事甚至案件。

  芳群园一区紧邻音乐学院附中,许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都在芳群园一区租房,由于学校的文化课不多,在校时间比较短,空余的时间基本都在家里练琴,有的晚上能练到十点半。租户与居民仅有一墙之隔,加之隔音不好,周围的居民难免抱怨。社区民警因为这些噪音扰民报警没少往各个租户家中跑,做劝说工作,有时甚至一天跑五六家。

  劝导队成立后,一发生这类问题,队员直接上门调解,有中间人在其中劝说,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少了。劝导队队员结合双方实际,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对每天练琴时间做出规定:早8001200,中午14002100间为练琴时间,如遇特殊情况,比如孩子考试或演出需要练琴,可延迟半小时,晚上最晚也不能超过2130。就这样,劝导队队员在中间苦口婆心地劝导,双方都表示理解,这一影响社区和谐的矛盾也随之化解。

  20156月,大红门建欣苑一居民因搭建的雨搭漏水与邻居起了纠纷,从开始的争吵到相互推搡,两家的孩子们也加入其中,事态逐步恶化升级。期间派出所也多次出警给两家人调解,每次调解后,过不了几天,双方又会因为此事发生争执。在一次给社区干部开会中,社区民警张建军将这件事提了出来,集思广益,找根治的办法。参会的劝导队队员张女士主动请缨,她说跟这两家都比较熟悉,可以由劝导队出面做工作。

  张女士了解到,其实两家人也不想再因为这个问题争吵,但每次双方一见面就控制不住多说几句,甚至升级为肢体冲突。很快,社区民警张建军、劝导队张女士和物业维修人员一起,经过几次苦口婆心面对面调解后,收效不错。两家人握手言和,张建军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长久以来,劝导队帮助社区民警将一些小纠纷、小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邻里双方怒目相对、甚至大打出手。

无缝隙管理

弥补刚性执法不足

  随着劝导队不断发展,其职能也在逐渐拓宽,通过积极给警方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协助破案,为平安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小井村是西局派出所辖区内唯一的一个平房区,2013年,社区民警召集村委会、治保积极分子与小井联防队的成员成立了小井村劝导队。小井村的一大特点是:临街商户多,流动人口密集,治安形势比较复杂。2013年底,劝导队队员在巡逻的过程中得知,在本村九队一个出租院夜里有人频繁出入,他们衣着光鲜,与租户有明显差异,劝导队队员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社区民警。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该出租院其实是一个赌博窝点,赌博方式有“推筒子”“炸金花”等。警方在掌握充足证据后,找准时机突击检查,一举将该赌博窝点打掉,当场抓获20名参与赌博的违法人员。

  20145月,住在草桥欣园的李女士家中燃气灶出了问题,拨打了张贴在小区内的修理燃气灶台小广告电话,第二天维修人员就上门来了,欣园劝导队的王大妈正好在小区内巡逻,看见维修人员随意停车,便上前让对方把车子停到指定区域,王大妈看是生人,便问了一句:“您不是这个小区居民吧?”维修人员说明来意,由于冒充煤气维修诈骗案件较多,警惕性极高的王大妈拿出小本,记录下车牌号码。

  第二天,李女士匆匆忙忙来找王大妈,说新装的灶台昨晚用了一次,再用就打不着火了,拨打维修人员的电话,对方始终关机,昨天付给维修人员1400元押金。王大妈立即把这事反映给了社区民警,民警根据记录下的车牌号,以车找人,最终在朝阳区将维修人员张某抓获。原来张某是以修理灶台的名义,用劣质灶台骗取事主押金,其交代在本市已实施多起诈骗。

  芳城园一区为老旧小区,机动车多、乱停放现象严重,经常占用人行道,早晚遛弯的老人被迫在机动车道上行走,很不安全。更令居民头疼的是,2013年下半年,小区内常有黑摩的拉活揽客,而且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大量聚集,造成堵路现象,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小区居民反映强烈,派出所、交通队、城管队联合执法打击整治多次,但风声一过马上反弹,形成治安顽症。芳城园一区劝导队主动接手此项工作后,劝导队全员出动,每天早高峰7时至9时期间,在小区的各个进出口看守,对黑摩的司机进行反复劝解,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收效很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决了公安、交通一直很头疼的黑摩的非法揽客问题。在社区民警看来,这种苦口婆心的柔性劝导,是对城市管理刚性执法短板的有益补充,实现了对社区全天候、无缝隙管理。

  据永善社区的社区民警李春海介绍,劝导队成立后,社区110警情大幅下降,很多矛盾纠纷由劝导队员直接打电话反映,他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及时帮着调解,有效避免打架等情况出现,减少了警力浪费。“社区内有违法可疑线索第一时间反映给我,使我们能够及时开展工作,社区治安明显好转。原来一年至少发案十几起,现在一年内发案几乎为零。”李春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