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铁路公安局警营文化建设:把虚的东西做实
近年来,青藏铁路公安局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警营文化,来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我们这里的警营文化建设,不是只喊口号,是把外界看着虚的东西做实了。”8月5日,拉萨铁路公安处团委书记刘琳琳接受采访时说,警营文化对于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民警来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据悉,除拉萨铁路公安处外,青藏铁路公安局还下设西宁处与格尔木处,管辖范围东起甘肃省境内的海石湾车站,南至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车站,途经甘肃、青海、西藏三省区,线路总长近2900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而青藏铁路全线沿途跨越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头,沱沱河、唐古拉山、羌塘草原、途径草原、荒漠、戈壁、雪山,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空气氧含量只有内地的50%—60%。
“在青藏铁路线上工作的民警多是外地年轻人,他们很多人是一毕业就来到这里,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的恶劣,让很多民警产生过排斥心理。”刘琳琳说,有段时间,民警的不良心理状态,一度影响工作。
而这种状态,甚至贯穿于整个青藏铁路公安局,该局在尝试了很多办法后,最终还是将解决办法,落在警营文化建设上。“就拿我们处来说,不仅修建了诸多文体设施,还与其他单位开展交流活动,扩大了民警们的交际面。”刘琳琳称。
“还不定期开展单身青年相亲活动,民警们非常踊跃。”对方介绍,“一开始大家并不是很积极,但经过一系列活动后,他们看到了成效,现在民警只要闲下来,就主动找我们要求举办活动。”
日前,记者对青藏铁路沿线多个铁路派出所和警务区采访后发现,他们多数已享受到警营文化建设带来的“红利”。
如何拴心育人?
“培育高原特色警营文化,凝聚警心,稳定队伍,促进公安工作健康发展,是我局对警营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青藏铁路公安局局长马志成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确定了指导思想后,局党委还提出了‘六个结合’工作理念。”
这“六个结合”包括:警营文化与提升民警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职业认同感相结合;与提升民警队伍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改善民警的文化层级相结合;与基层单位和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与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相结合;与推动公安中心工作和爱车护路宣传教育相结合;与警察文化传播、打造地域特色品牌、选树先进典型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相结合。
公安局政委汪铁军说:“这样做有力地促进了队伍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为全局警营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打下基础。”
另据汪铁军介绍,他们还多次带领政工部门深入基层调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行“一警一爱好、一所一特色、一处一模式”的文化建设模式。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青藏铁路公安局除了建设公安史馆外,还在沿线不少派出所和警务区都专门建有文化长廊、文化墙、荣誉窗等文化阵地。
青藏铁路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王宝生说,他们还筹措36.8万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沱沱河、那曲、当雄等派出所和警务区,修建高原氧吧、淋浴室、活动室,为民警购置高原卫生保健箱,改善民警膳食、工作、生活条件。
2013年5、6月份,青藏铁路公安局还全局范围内举行了建局十周年“责任·忠诚”主题巡回演讲报告团,先后深入西宁、格尔木、拉萨沿线基层单位举行20余场报告会。
“每一次演讲,民警倾情投入,每一次聆听,民警心绪难平。”青藏铁路公安局民警张莉称,期间新华网、人民网等对演讲报告进行了深入报道。
另据消息,2013年7月,青藏铁路公安局又成立了文学艺术联合会、天路铁警体育协会,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为广大民警送去精神食粮。
让文化“走出去”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发现,青藏铁路公安局除了建立好内部警营文化外,还让民警能够主动“走出去”。“我们积极组织民警参加由公安部、铁路公安局、青海省公安厅以及青藏铁路公司举办的警体技能比赛、体育赛事。”青藏铁路公安局工会主席宋金文称。
记者获悉,在2013年全国公安系统第二十三届实战应用射击比赛中,格尔木公安处民警林海明以279环的优异成绩夺得男民警组第一名,为全国铁路公安机关争得荣誉。
另外,在文艺方面,该局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天路写忠诚”文艺汇演,民警自编自演的音乐作品《天路情歌》在全国铁路职工才艺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被北京市公安局、青海省公安厅邀请参加演出。
2013年10月,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铁警铸忠诚”文艺汇演由青藏铁路公安局在西宁承办,为全国铁路公安民警打造了一台警营文化盛宴。
还有,在全路公安机关“铁警铸忠诚”书画摄影比赛中,闫晓宗、李玉成、胡传鑫、安秀海等6名民警的书画、摄影作品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青藏铁路公安局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不但提升了队伍的软实力,还直接作用于公安工作第一线。
记者了解到,各基层执法单位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注入文化元素,实现了警营文化助推公安工作。例如,各车站派出所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在车站值班室开辟爱民实践文化专栏,时刻筑牢民警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而治安、刑侦支队将《讯问室工作规范》《违法犯罪嫌疑人员进入办案区域流程图》《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等规定流程制作成精美的展板悬挂上墙,使办案民警和涉案嫌疑人员一目了然,有效确保了依法办案。
“多元化的警营文化元素,逐渐在全局形成了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基层所队、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统一的良好局面,广大民警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普遍增强。”拉萨铁路公安处民警黄飞说。
西宁铁路公安处赵尚志也表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铁路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由此,近年来,青藏铁路公安局在维护站车治安秩序、打造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站车查缉、反恐维稳等战场上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有力确保了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
记者采访发现,在青藏铁路公安局大力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的影响下,该局所属多个基层单位更是借助“大背景”来发挥自己的特色。
如西宁铁路公安处海石湾、乐都等派出所积极在所内搭建蔬菜大棚,划分民警的“责任田”,使得每名民警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快乐,促进了民警以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公安工作中。
格尔木公安处根据青年民警兴趣爱好,筹划创建了《昆仑铁警》专刊,并开辟了QQ群、民警微博,通过构建丰富多彩的网上、网下“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为“打得赢”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两两结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藏铁路公安局最具特色的是,将警营文化与推动公安中心工作和爱车护路宣传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该局警营文化的触角不断向社会延伸,让更多的群众共享警营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使铁路警察的形象随着不断延伸的钢轨,深植于沿线广大旅客群众的心中。
每逢春暑运,各公安处文艺小分队带上精美的文艺节目,带上法律常识,带上爱路护路知识,定期深入沿线社区、村校开展宣传演出。
至今,各公安处文艺小分队共深入基层所队、社区、村校进行慰问及开展爱车护路宣传演出已达几百次,其中“雪域天路文化行”、与青海省政法委和各地护路办联合在省会西宁“百姓大舞台”及省内各地进行护路宣传演出数十场次。
另外,各文艺小分队定期深入站车及铁路沿线开展爱车护路宣传演出,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治安环境,影响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案(事)件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不断增强。
记者注意到,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全体民警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先进典型、标杆楷模层出不穷。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青藏铁路公安局重新修改完善立功创模实施办法,坚持从领导干部、线路民警和标兵能手三个层面选树和培养先进典型。
2010年以来,民警田峰、王新刚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田峰被追授为二级英雄模范;民警白才让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沱沱河车站派出所、拉萨车站派出所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荣誉称号。经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典型宣传,有力地扩大了青藏铁警的社会影响力。
“不过我们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一步还要在几方面继续深化。”青藏铁路公安局政委汪铁军说。
按照他的愿景,青藏铁路公安局下一步将继续在提升民警人文素养上求突破;继续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上下功夫;继续在提高警营文化建设品位上做文章;继续在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机制上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