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不忘国耻

  本报讯(通讯员庞若斌) 815日,内蒙古自治区法学界、法律文化界、检察系统、新闻界人士及各界群众200余人,汇聚内蒙古土默特博物馆,参加“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区检察系统书画摄影展”。

  展览通过180幅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和40首(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参展作品主题鲜明、立意新颖,艺术地展现了内蒙古法学人、检察人的爱国热情、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内蒙古土默特博物馆是一个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法律文化为触角、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文化阵地。多年来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大众,贴近民生、融入社会”的办馆宗旨。坚持做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文化纽带,坚持做党员干部继承发扬光荣传统的桥梁,坚持做人民群众学习党史国史的课堂,坚持做各族各界人士交流思想文化的平台,坚持做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先后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自治区第一个党史宣传教育基地,被自治区法学会命名为自治区第一个法律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

  “8·15”纪念活动中,大家通过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诗朗诵、观看“土默特革命史展”“内蒙古革命史展”和书画摄影展,生动体验了党史文化的魅力,深切地回顾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辈,了解内蒙古的抗战历史和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艰苦抗战的英勇斗争历程。这些蕴含于党史文化和革命历史中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法宝,而且也是我们今天传扬“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群众路线和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和依法治国的不竭动力和思想源泉,将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中贡献力量。

    当天,自治区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举办了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活动。法律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积极投身法律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学术活动和法文化传承活动,为发展该区法律文化、丰富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