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康庄司法所探索普法新形式

微信普法平台 方便你我他

    “这种微信普法形式既新颖,又能随时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在家就能进行法律咨询,真是太受大家欢迎了。”近日,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的居民收到普法微信后,专门把电话打给了康庄司法所所长,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普法进农村、进家庭是“六五”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从形式和内容上更贴近居民的需求,这是康庄司法所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这么高,我们就想借助这一通讯工具来将普法宣传工作做得更好。”康庄司法所工作人员王新蕾告诉记者。

    20144月,“康庄司法所普法平台”正是上线运营,作为延庆县首个微信普法平台,敏锐地挖掘到普法新载体,将普法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信普法的作用,康庄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将微信二维码桌牌摆放在便民服务大厅内,来访当事人只要扫描即可加入平台。同时建立《康庄司法所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制度》,由专人管理微信账号,不定期向用户发送法律法规、最新普法动态等,“微”缩司法所与村民的距离。

    王新蕾介绍说,司法所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细心收集老百姓普遍反映的法律问题,再经过整理,将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法律条文编成能够牢记于心的普法口诀,形成普法和娱乐、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普法形式。还充分利用平台开展“148”法律微解答活动,对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及时解答,满足村民法律需求。

    “最初我们只是想让老百姓能够在家足不出户地接触到法律知识,后来慢慢有了互动,如果大家有想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平台与我们互动,就不需要再到司法所来了。”王新蕾说。

    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小事例。在普法平台刚上线的时候,有一个居民通过平台咨询了一些婚姻法的问题,工作人员耐心地对他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回答。在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这位居民表示,涉及婚姻方面的事情都比较隐私,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不用到司法所来,能够很好地保护他的个人隐私,又能得到想要的解决办法,这种形式非常好。

    随着不断地完善和推广,微信普法一时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截至目前,该微信普法平台已将微信普法常态化,做到每周发送一条信息,及时回复用户提出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