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法院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
本报讯(记者何毅 □胡乃全)近日,河南召开全省法院学习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座谈会。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刘晓云主持会议,河南省高院副院长史小红传达了7月10日在信阳新县召开的鄂豫皖革命老区涉军维权座谈会会议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讲话精神。
座谈会上,河南多地法院院长介绍了各自涉军维权工作情况。与会河南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梳理了涉军维权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河南全省法院系统每年累计审结各类涉军案件600余件,有效维护了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赢得了部队和广大官兵的广泛赞誉。河南法院系统从“汤阴经验”到“信阳模式”,不断创新完善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司法拥军服务。
据悉,为解决部队和军人军属日益突出的涉法问题,1996年11月,汤阴县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审理军人军属涉法案件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开辟了一条运用司法手段解决军人军属涉法案件的新途径,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后被誉为“汤阴经验”在全国全军予以推广。经过20年的探索与创新,汤阴县法院走出了一条和平时期司法拥军的新路子。
据了解,涉军维权的“信阳模式”,即信阳法院继承发扬革命老区双拥优良传统,在涉军维权工作中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情倾注、用心谋划、用智创新、用力借势”“四用”工作法。
多年来,信阳法院不断激发涉军维权工作的精神动力,持续夯实涉军维权工作的实践机制,着力彰显涉军维权工作的时代特色,广泛凝聚涉军维权工作的整体合力。该法院运用有力的领导协调、高效的审判执行、多元的纠纷化解、必要的督办回访机制,把涉军维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设立专门的“涉军维权案件窗口”,填写“涉军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表”,加盖“涉军案件专用章”,重要节点实时监控,确保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提高办案效率。并运用灵活运用诉前调解、诉讼调解、依法判决、执行和解等多种司法手段,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座谈会上,张立勇强调,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要按照周强院长的要求,在全省法院涉军维权工作中全面学习、借鉴、推广信阳法院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涉军维权工作水平。
就下一步河南全省法院如何学习推广信阳模式,张立勇要求,各级法院要结合当地涉军维权工作实际,逐步健全完善专门审判运行机制、军地协同互动机制、扩大涉军维权服务对象机制、督办跟踪回访机制、依法维权利益平衡机制、立体化平台保护机制、优先救助救济机制、诉外服务源头预防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一定要站位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周强院长鄂豫皖会议讲话精神,创新发展,拓展提升,始终保持涉军维权工作的旺盛活力和生机,推动信阳模式做大做强,为依法保障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军地军民融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