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情系金园村 为民修路解民忧

——记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金园村党支部书记吴进春

 

      来势汹汹的“灿鸿”台风与温州擦肩而过,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金园村党支部书记吴进春永远留在了抗击“灿鸿”的路上。

    2015712日凌晨5时许,吴进春带病察看村里的山塘水库和安置留守村里的孤寡老人,累倒后再也没有醒来。

    金园村村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全村人都为失去一个好支书而陷入悲痛。

    “阿春这个小喜(小伙子)咋就这么走了呢?”村里的老人一个个老泪纵横。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的金园村人陆续回到家乡,送吴进春最后一程。

    当笔者再度驱车前往金园村,驶上通村盘山公路时,6年前采访吴进春的情景一一浮现……

     

心系家乡

    那是一个晴朗的双休日,朋友约我一起去采访永嘉县桥下镇金园村党支部书记吴进春。吴进春在上吴桥头等我们。西溪是永嘉县的一大水系,西溪社区由多条大大小小的峡谷组成,在重重叠叠的崇山峻岭间建有许多村落,有的建在溪流两侧,有的建在半山腰,有的建在山顶。吴进春是建在山顶的金园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个子矮小、身体壮实,不像农民,倒像是位事业有成的老总。

    从上吴桥头到金园村还有十几公里山路,盘山公路险峻。吴进春开车带着笔者沿着瓯渠溪缓缓而行。车到瓯渠村口停下,吴进春指着瓯渠前山说:“金园就在山顶雾霭笼罩处,原先我们直接从陡坡徒步上山,需1个小时。”金园穷,拥有270户人家的村落,现在只有不足100人留守家园。金园人遍布全国各地从事棉花加工一条龙服务。吴进春14岁时,就因家境贫困辍学随人到外地弹棉絮。

    离开家乡的孩子就如放飞的风筝,遥远的家乡便是线板。“在外浪迹天涯的日子里,我最见不得的便是燕子,每每见到低空翻飞忙碌衔泥筑巢的燕子,我就想哭。”后来,吴进春在义乌做生意,过起稳定的经商生活,然而每年总是回家陪母亲过年。瓯渠前山的陡坡始终是吴进春解不开的心结。

    车到一个叫洋观的村子。吴进春缓缓停车,下车指着路侧的一块方石说:“我村的公路从这里开始,一共10.37公里。”这条直通金园的盘山公路是金园村最珍贵的财富。

     

修路情结

     

    当金园村人提出要修一条通村公路时,临村村民无不惊愕万分: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你看看,金园村四周陡坡,海拔600多米,凭你不足百名老幼病残的金园人能凿通这条路?但是,金园人似乎铁了心要凿通这条路。众志成城,造路计划在紧锣密鼓中进行。2001年春节过后,吴进春就决定留下来协助村两委建造金园村机耕路。他将繁忙的公司业务悉数交给亲属打理。当时亲属很不满意,对进春说:“我们在桥头镇已有宽敞的住房,修通这条路对你还有什么意义呢?”吴进春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这里是我的故土”。

    201181日,机耕路破土动工。这是一条梦幻般的路,留守家园的金园人都自发到造路工地做义务工。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将汽车引到自己的家门口。工程遇到资金短缺,吴进春自己掏腰包垫付。金园人的汗水贯通了10.37公里的简易机耕路。当首支车队缓缓驶入金园村时,这个盘踞山顶的村庄沸腾了。当年春节,金园村车满为患,在全国各地经商的金园人驾车回家,荒芜萧条的金园村呈现一派生机。

    机耕路凿通后,在义乌的亲属催吴进春一起打理生意。吴进春无法舍弃眷恋的故土,他决心凭自己的努力,将金园村打造成金园人颐养天年的乐园。2003年至2004年间,吴进春自告奋勇牵头为金园村开通电话;克服种种困难为村里安装了有线电视接收台……

    车停在一座公路桥上,公路桥横栏上有“寿法桥”字样,吴进春动情地说,这座桥是村民陈寿法独自出资8.5万元修建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金园人的共同努力,这条路始终是空中楼阁。

     

紧急受命

     

    20059月,吴进春接到一个以西溪乡党委(现属桥下镇)名义打来的电话,叫他百忙之中回家一趟。吴进春也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便将手头活稍作交代后驱车回家。到乡政府后,乡党委领导未待进春坐稳就说:“乡党委决定委任你为金园村党支部书记。”

    吴进春大吃一惊:这怎么行?“我可以无偿帮助村两委为村里办公益事业,要我担任党支书,我义乌的生意怎么办?”原来金园村新一任支部书记因身体不好,向乡党委提出辞职,乡党委考虑到实际情况,允许党支部书记辞职,在物色新支书人选时,金园全体党员一致推荐吴进春。想不到吴进春这一接任就是连续三届。

    家人在义乌听到吴进春担任金园党支书的消息后,再三来电要他坚决辞职。吴进春深知,要当好金园村支书,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家庭问题。吴进春与家人长谈协商,并签订了一份“君子协定”:只当一届支书。吴进春想,他要在这一届任内为村里办几件要紧的事。

    金园村首要的事还是路。金园村的康庄工程项目成功立项。康庄工程建设期间,吴进春常常是凌晨4时从桥头的家里出发赶赴金园村,安排当日的民工。吴进春进村的车灯是金园村第一缕曙光。

    金园康庄工程对吴进春来说几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与机耕路截然不同,修机耕路时,临村村民感动于金园人的壮举,以极少的代价出让自己的山地,而康庄工程是有钱的项目,他们提出合理的补偿。10.37公里的路都修建在别村的山场和山地里,吴进春决定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亲戚朋友打通了许多关节,剩下1公里多的路段是块硬骨头。他仍记忆犹深:头天晚上,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到洋观村相关的农户逐户做工作,洋观村民一致同意金园村可以先施工后补偿,第二天吴进春驾车到工地一看,见路上黑压压坐着一百多人,没办法施工。吴进春只得另想办法,他查出堵路事件的几个领头人,最终感动了这几个领头人,这1公里路段终于得以顺利施工。

    康庄工程进展顺利。每天在工地和桥头家里来回,吴进春每天都有成就感。20061019日,县交通局来电称,“明天差人到金园康庄工程察看一下工程进展情况。”吴进春早上5时就从家里出发。车到桥下垟湾路段时却遭遇了车祸。

    “我只休息了3个月时间就康复了,我矮胖厚实的身材救了我一命啊!”吴进春爽朗地笑了,仿佛这起命悬一线的车祸与他无关似的。

    吴进春接任村支书时,金园村负债20余万元,从2001年吴进春协助村里修机耕路、通电话、有线电视接收台到康庄工程,吴进春投入的岂止是宝贵的时间。康庄工程由政府支持,但金园村还得筹集配套资金近200万元,这200万元对金园村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啊。

“另类”筹款

     

    吴进春想到一个“另类”筹款渠道。山里出山珍,吴进春便在村里一户村干部家里办了一个食堂。每到周末,吴进春就打电话邀请经商的朋友上山,品尝金园原汁原味的山肴野味。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朋友们赞不绝口,都慷慨解囊给修路工程捐款。这事一传出去,吴进春的食堂也被外人戏称为“温州消费最贵的餐厅”。

    金园村康庄工程最后进入铺浇水泥路面阶段,吴进春亲自出马购买了水泥石子沙,材料款均先赊欠着。路面浇铺顺利进行。从村里一直往外浇铺,浇铺出金园人的希望和快乐。200811月,金园康庄工程全面竣工,一条10.37公里长、4.5米宽的高质量水泥公路将金园与外界更加快捷地联系起来。

    路通了,材料款却还赊欠着。吴进春及金园村两委干部并不希望金园村从此成为负债村,筹款还债是目前该村的当务之急,他们想到了在外经商的乡亲。

    2008年农历十二月初一,吴进春带着村两委的期望只身外出“化缘”筹款。

    吴进春此行的第一站是江苏常州。他在常州受到同乡的热情接待,同乡亦纷纷慷慨解囊,你1万我几千,一下子筹集了几万元。初战告捷,吴进春又远赴新疆。金园有上百人在新疆从事棉花生意,其中不乏事业有成者。

    吴进春从南疆到北疆,历时20多天的时间,筹集到30余万元。腊月廿五回到家里时,家乡的年味已很浓了。

    说到此次筹款之行,吴进春感慨万千,“同乡的捐款热情超出我的想象,这也说明他们的故土情结依然很深啊。”更令他感动的是,一些在疆的温州人得知吴进春为村里修路专程到这里筹款的消息后,便自发给金园村捐款。吴进春每每翻阅捐助者名册,那份沉甸甸的情谊都令他无比感动。

     

金园巨变

     

    金园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2000余多亩山场,1600亩山地水田养活1000余金园人还是绰绰有余的。留守金园的老人见吴进春带客人前来,均热情地打招呼。

    吴进春介绍,金园已有一个面积100余亩的乌牛早茶基地,是在江苏经商的金园人返乡开发的。金园村的两个山塘里都养了无污染鱼。村民重新耕作上千亩水田和山地,种植优质良种单季稻和高山蔬菜。还有两人搞起特种养殖,养殖山鸡和野猪。温州的一位药材商有意到金园开发药材种植基地。

    30多户在外经商的金园人决定拆建危房翻建新楼。

    金园村位居山顶,是一个典型的缺水村,稍遇旱情,村民便饮水困难,每年有4个月时间缺水。为了彻底解决金园人用水难的问题,吴进春与多名村干部一起多次到离村7公里的谷崖下寻找水源。谷崖下地势险恶,无路可走,他们便披荆斩棘继续前进……每次探勘回来,衣服无一完整处。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谷崖下一处极为隐蔽的地方找到一泓山泉。

     

令人悲痛

    吴进春没有兑现向妻子许下的诺言,连续担任三届党支部书记,还连续两届当选永嘉县党代表。村里无收入,吴进春开着自己的汽车办事,自掏腰包接待客人,近10年来,他到底为村里垫付了多少钱,没有一本明细账。投资100多万的自来水于2013年流进了村民的水缸,缺水成为金园村的历史。修了十几公里长的林区森林消防道路,使林木增值好几倍。养殖业种植业也慢慢形成规模,金园香猪、金园龙井茶、金园高山有机绿色蔬菜等等,曾经荒芜多年的金园村焕发出新的生机。路和水给金园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园村成为美丽小山村。每年腊月,大多漂泊异乡的金园人选择回家过年。

    村报账员郑开益是吴进春的老搭档,吴进春为村里做的事一件件刻在他的心中。吴进春去世对郑开益是个很大的打击,郑开益说,村里刚刚制订一个发展计划,准备开发民宿和农家乐,吸引市区市民到金园度假,也使金园人在自己家里就能赚钱。可是,这个计划要搁浅了。

    “灿鸿”台风可能正面袭击温州,温州上下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吴进春因高血压于71日到永临卫生院住院,他在电话中吩咐郑开益他们对村里的山塘进行放水腾容,将行动不便的老人早点接到村自然灾害避灾点妥善照顾。但吴进春还是不放心,于710日专程来到金园村,拖着病躯察看山塘情况,到避灾点看望老人。回卫生院后病情就加重了。郑开益痛心地说,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永诀啊!

    孤寡老人郑大爷流着老泪断断续续说着吴进春的好。吴进春孝顺老母亲,对村里老人也视同长辈。每年重阳节,吴进春尽可能抽出时间陪老人过节,亲自下厨为老人炒菜,为了能让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欢度自己的节日,吴进春逐一将他们背到村委会礼堂。如果真的无法抽身,吴进春就自掏腰包给老人发红包,为老人送去自己的祝福。

    如今的金园村,鸡啼犬吠,农家乐园,浓郁的乡土味绵绵不绝。纯净的山村美景将哀乐衬托得更加凄凉。吴进春,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