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可依的行政许可都应取消

    7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网络广告经纪人等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集中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对国务院部门设置实施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国务院行业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

  我国职业资格设置太多太滥,“房地产经纪人”“旧货从业人员上岗证”等奇葩资格许可一直备受舆论诟病。在去年以来已取消149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此次政府集中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力度再度加码,并明确提出“无法可依职业资格许可一律取消”。这不仅是减少就业创业门槛,释放创业创新活力的需要,也是清理规范政府行政许可的题中之义。

  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我国行政许可法明确指出,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有行政许可设定权,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不过,在现实中,一些地方违规增设行政许可的现象却是禁而不止。

  违规增设行政许可,有些是出于懒政思维。比如,20114月,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甘肃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对商场、超市、零售商店和摊点以外,同时具有固定加工场所和固定工艺流程,传统低风险的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实施加工许可管理。有关部门的算盘打得哗哗响,设立行政许可一方面可以提高门槛,改变小作坊“散、乱、差”格局,同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还可以推卸监管责任。殊不知,“卖馒头也要办证”的闹剧,既是对市场个体自由权益的侵害,更折射监管部门的懒政思维,最终在舆论的一片质疑声中被叫停。

  而在更多时候,违规增设行政许可的动因是权力寻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从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出发来界定行政审批事项,使得不该审批的也要审批,也要过一道手。”去年,浙江省气象局被指违规增加防雷检测业务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此引发社会质疑。记者采访为人们揭开事件的真相,原来气象部门希望借此排斥民企进入防雷检测市场,以确保各级气象局直属的防雷所获得垄断地位,进而收取巨额防雷检测费用。

“无法可依职业资格许可一律取消”开了个好头,但还不够。《行政许可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了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六种情形,不只是职业资格许可,其他无法可依的行政许可也应坚决取消,严格做到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各级各部门应对行政许可事项来次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在此基础上,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政府权力清单,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切实防止行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抑或换个马甲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