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法治论坛在西安举行

    本报讯(记者冯雷 □王璐 张淼) 78日,由西安市法学会、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法治论坛在西安举行。本次论坛聚集“一带一路”沿线30个省、市、自治区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结合各地法治建设实际,深入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建设有关法律构建重大难点问题。中国法学会外联部主任谷昭民,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仁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及西安市法学法律界100余名代表出席。西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副主任、市法学会副会长赵夏主持开幕式。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市法学会会长丁健在致辞中指出,西安自古就是中华法制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创立、成熟和定型,发生过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西周的周公制礼、秦代的商鞅变法、西汉时期刘邦的“约法三章”、唐代的《唐律疏议》等等,这些中国法制史上的灿烂篇章和宝贵财富,就诞生在我们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可以说,西安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之乡”。

    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法治保障问题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必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这不仅传承了历史,更对进一步开阔西安法学理论工作者、法律实务部门工作者的视野,推进法治西安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谷昭民指出,这次论坛紧密契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形势发展,又与沿线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对于凝聚丝绸之路沿线省市法学、法律界智慧和力量,增进沿线地区的法律交流与合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具有积极意义。

    这次论坛是在中国法学会、陕西省法学会支持指导下,为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而举办的一次盛会。论坛共征集论文236篇,涉及“一带一路”建设双多边合作法治保障诸多理论热点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31篇,广泛深入地研讨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经济与贸易发展合作、环境合作、能源合作、国际旅游合作、反恐合作、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法治政府建设等等一系列法律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对策建议。

  在西安市法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单文华教授主持下,杨仁华、丁伟、贾宇分别以“法治视野下‘一带一路’战略与高新区跨越发展”“自贸区法治建设进程及其对于以法治引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启示”和“中国新疆暴恐犯罪现状与对策的思考”为题做了精彩演讲。

    西安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必方在闭幕式上强调,此次论坛形成的法学研究成果,必将成为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的一笔宝贵财富;随着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进入实践、有效运用,一定会对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