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立案信访工作像阳光一样温暖民心

——西安市莲湖区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工作纪实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审判工作主题,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将立案信访大厅打造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制度健全、服务良好”的便民诉讼场所。2011年荣获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2012年成为最高人民法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单位,2013年立案信访大厅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2014年荣获“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建设”先进单位。

“服务便民”见成效

    百姓无小事,件件需落实。老百姓一般不会为小事打官司,也不想打官司,但涉及切身利益时,就会到法院讨说法,希望得到一个公正满意的结果。

    惠志斌在莲湖区西郊开了一家馒头店,店不大,生意不错,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没想到,红红火火的生意却惹来一件头疼事。一名叫宋金森的老顾客每天在店里批发馒头,少则20个,多则几百个。后来双方在结算付款时发生了争议,原来宋金森来馒头店结款随意性很大,惠志斌的家人谁在店里他就跟谁结,这样下来,往来账目混乱,双方说不清楚,原来和气的生意关系闹僵了。

    由于不知道这种“芝麻小事”能不能在法院立案,惠志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第一次走进莲湖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在咨询查询窗口前,书记员热情地接待了他,给他讲清了如何立案并提出了立案调解的建议。惠志斌只认字,不会写书面材料,犯难了。旁边的大学生志愿者闻知后,主动帮他代写诉状,惠志斌很快被分流到立案调解窗口赵一平法官手中。赵法官电话通知宋金森后,对方表示愿意对账调解。经过一上午的对账终于结算清楚,双方达成了和解,惠志斌当场收到了欠款500元,他感慨地逢人就说:“这么小的事情,我原本以为法院可能怕麻烦,立案都难,真没想到,大学生帮我写诉状,法官帮我算了账,给我做调解,竟然就这么快解决了!” 

    2014116日,立案大厅来了两位相互争吵的老汉,原来是65岁的李振川收了75岁的葛瑞生30斤核桃,答应为他介绍工作。但两年过去了,找工作的事情无着落,而李老汉又不承认曾经收了核桃。所以葛老汉硬拽着李老汉来到莲湖法院立案大厅要起诉他,要求其退回送出的30斤核桃。对这样无证据不能立案的“小事”,工作人员将其引到立案调解中心,面对情绪激动大声争吵的两位老人,徐海霞和贺宏武两位法官耐心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老汉最终承认了收取核桃的事实,愿意当场退还200元作为补偿,双方达成了和解。临走他们拉住法官的手说:“我们认识40多年了,为了30斤的核桃结了疙瘩,今天你们把这‘核桃疙瘩’解开了,也把我们的‘心疙瘩’解开了,我们又能像以前那样好了,实在太感谢你们了。”

    今年以来,立案信访大厅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262件,其中调解1182件,调解率为97.7%,平均结案天数为6天。通过速裁审结的案件,基本实现了案结事了,息争化讼,并且经速裁调解处理过的案件当事人自觉履行率高,且无一上诉和申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绿色通道”解民忧

    为了更好地体现便民服务,莲湖法院总结实践经验,把简单的婚姻、赡养、抚养、相邻关系等民事案件,小额债务、信用卡欠费等商事纠纷,分流到立案信访大厅进行快速处理。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立案、当天调解、当天执行,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在不断改进、完善法治服务体系工作实践中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国庆期间,从河南来西安游玩的韩文桥,开着新车刚到西安就发生交通事故被剐蹭。经过交警处理后,他来到莲湖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时顾虑重重。因为是外地人,在宾馆住宿,每天花费很大,怕案件会被无故拖延。然而一家人的顾虑却在两天之内被彻底打消了。立案后案件材料两分钟就转到了办案法官杨柯手中,随后即刻启程前往莲湖交警大队,对被告车辆进行扣押保全,并通知了对方来法院解决纠纷。第二天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韩文桥对莲湖法官的办案速度感到十分吃惊:“实在没想到你们的办案效率这么快,我还以为回家后都不一定能解决!”

“司法救助”顺民心

    为了依法保护受害群众的权益,解决困难群众在诉讼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立案庭把立案信访窗口作为载体,秉持司法良知,依法公正而不失人情味地疏通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法律外的温情。

    “谢谢你啊翟法官,你可把我多年的心病治好了。”这是一起因为没有找到被执行人而多年上访的老人在得到司法救助后的真情感慨。79岁高龄的张应杰老人是莲湖区一家公司的退休职工,多年前和延安某煤炭供销公司签署合同,为饭店供送煤炭,但是未收回他的煤炭货款。而后他起诉了该公司,虽然胜诉,但因这家公司突然注销,公司负责人下落不明无法执行。看着一次次上访、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年迈老人无奈的模样,听老人家谈起多年上访的心酸经历,立案庭信访办主任翟俊杰一边劝解安慰,一边设法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研究案件之后建议他寻求司法救助。翟主任还自费购买了盛满热水的保温杯和救心丸以防万一,陪伴着老人多次往返社区、街道办和有关政府部门,经过3个多月的奔波,终于为他“化缘”来了4.3万元的司法救助款。一起历时十几年的涉诉信访案件,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创新服务”暖民心

    为了充实立案调解力量、增加诉前调解案件数量,20125月,莲湖法院将一名在职法官和两名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确定为专职调解员,目的在于完善调解机制,加大调解力度,丰富调解手段,提高调解艺术,依托诉调对接中心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设立专职调解员至今共调解1970件,占全院审结民商事案件的20%以上,其中当天立案、当天调解1025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在立案信访大厅中更多地司法便民、司法惠民,他们还将原有的60平方米立案庭扩大为66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立案信访大厅,配置了便民诉讼的书写台、饮水机、应急医疗箱、案件信息查询机等设施,竭力营造人性化服务,拉近了法官与涉诉群众的距离,了解群众的诉求,及早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安定。2014年,莲湖法院还推出网上预约立案功能,安排专人负责处理网上预约立案,对符合条件的预约立案,在约定的时间到法院办理立案相关手续,已经受理网上立案17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