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养老院建设经验谈
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社会人口陆续步入老龄化阶段,养老院及相关制度与政策得到发展并逐渐完善。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体现在养老中,便是欧美国家的老人习惯于社会养老模式,而亚洲国家更倾向于家庭养老。
“我们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养老院在类别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都包括公办养老院和私营养老院等。可是在规范化程度及专业性上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袁光亮向记者介绍称。
规范化的养老机构
美国卫生部规定,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在内的所有服务机构都要建立和实行标准化报告制度,其相关信息和评估结果将用于检测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满意度。全美长期照料服务检查信息中心,负责服务质量检查监督方面的信息与服务。根据加州法案第22条,辖区内所有养老机构都要接受社会服务部的监管。
“在监管体制方面,加拿大有一套完善的养老护理监管体系,主要是加拿大护理协会对养老院的工作进行监督。”袁光亮介绍说。
加拿大多伦多市有专门的评估团队对入住老人进行评估报告,评估和老人的支出是联系在一起的,养老机构根据报告为每个老人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设施之间也进行服务质量的比较,设立互相监督机制,以确保服务是否到位。
严格的养老护理职业准入制度可以确保护理员的专业水平。美国和加拿大全部实行养老护理人员和护工持证上岗。“专业化程度更高一些,没有养老护理证书是不能从事本工作的,而且如果本人不是学养老护理专业,也不能从事该工作。”袁光亮介绍称。
养老护理人员或护工需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和考试后才能取得执业证书,而这些人员的培训是养老机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国内的护理员培训周期比较短,有时只要2-3个月的时间。而加拿大护理人员培训时间相对较长,她们会花费两年的时间接受专业教育,难度更大,专业性更强。所以加拿大的护理人员职业化程度比我们国内高,工资也更高。”袁光亮介绍称。
人性化的养老服务
在各种护理服务中,国外的养老院使用的设施,包括自动转移系统、特殊洗澡设施、专用便器等。
在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服务设计上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护理。比如“一站式养老”,配有一定比例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通过对每个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养老院还经常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
在服务方式上,国外养老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情感需要。美国加州的某连锁养老机构(SunRise Senior Living)推出“结伴生活”方案,将有相同背景或兴趣的老人搭配在一起,鼓励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较快地适应新的团体。
多样化的养老模式
“中国与加拿大养老院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包括政府主办的养老院、营利性私立养老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等。”袁光亮在谈及国内与国外养老院的相同之处后,指出了不同之处。
美国的养老模式可分为托养式、会员式和援助式的方式。与之对应的是机构养老、社区互助养老和居家养老。
在托养式的机构养老模式中,老人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被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类。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入住不同的养老机构,与之对应的主要有养老院、护理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
这些养老机构既有政府主办示范性的,也有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出资兴办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
会员式更加提倡社区互助,美国波士顿的比肯希尔(Beacon Hill)社区,采取的就是社区联盟会员制养老形式,即在社区范围内,老年人缴纳一定的费用成为会员,就能得到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照料。比肯希尔社区共有60周岁以上老人2000多位,其中385人入会,成为养老联盟成员。这一联盟由老人们自我经营,是一种有别于社会服务机构养老的互助形式的养老服务。
援助式的居家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希望在家中养老的愿望。据美国退休人协会的调查,90%的老年人希望留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所需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文化交流等服务。美国加州现在大约有7800个拥有执照的生活援助社区,可以为超过17万人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加利福尼亚生活协会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整理花园、修理栅栏和窗户、递送生活用品及载送老人到银行、陪同散步等。
而加拿大的养老院分不同等级,分别是“护理安老院”“老人日间护理”“辅助生活房屋”和“老人公寓”。
“护理安老院”的入住者为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需由护工24小时照顾。这类养老院费用全免,既有公营的,也有教会等机构办理的,均享有政府补贴。
“老人日间护理”的入住者为生活能基本自理的老人。老人白天在护理中心参加各种活动和护理,晚上可以回家住。中心提供营养午餐、康乐活动、健康监察及医疗讲座。
“辅助生活房屋”的入住者大多能照料自己,但每天需要1小时的医护照顾。这类房屋里配备专职护士,每天24小时值班,医生也定期到访。这一类别基本属于集体老人公寓性质,社区医生会定期巡访,但住在这里的老人如果身体状况恶化,会随时被转送医院,并进而安排去上两级的老人院。
入住标准较低的是“老人公寓”。55岁以上即可申请入住,房租低廉,公寓里各种锻炼和活动设施一应俱全。这类公寓一般都是私营,但有政府或非营利机构的补贴。
“国外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和服务有专门的制度规范,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技术标准,以及严格、科学的服务流程和专业监控体系。”袁光亮称,“这其中也不乏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