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毒瘾 战心魔

  清晨5点半,当阳光照进小超的房间,他习惯性地将醒来后的第一缕目光投向了桌上的婚纱照。照片上,是他和他心中最挂念的爱人。

  “早点戒除毒瘾,就能早点回家与爱人团聚。这些年,亏欠她和家里的太多了……”小超每天都这样鼓励着自己。

  到天康戒毒所已经有3个月时间了,结束了第一期的康复治疗,小超还是坚持要留下,再接受一期康复训练。

  今年27岁的小超曾经有着让旁人羡慕不已的经历,从著名的985高校毕业后,娶到了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凭借出众的经商头脑和吃苦耐劳的拼搏,他在短短两年内就在家乡买房购车,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然而,3年前在他喝醉后,“铁哥们”递来的一支烟,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当时朋友告诉他说,这是兴奋剂,可以醒酒提神。小超并没有多想就接过了烟。

  自此以后,每天他都会向朋友询问这个“解酒药”的购买处,时常也会跟朋友们分享。直到4个月后,小超才明确知道了这个“烟”还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冰毒。

  小超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刚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他吸食的量并不大,家里的父母和周围的朋友并不知道。然而,毒品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甚至脾气性格都有着极大改变。原本开朗的性格渐渐变得犹豫,原本温和的脾气渐渐变得暴躁。

  “后来每天的量越来越多,不吸毒就下不了床,浑身没有力气。”尽管北京中午的气温将近30摄氏度,但是当小超向记者回忆起吸毒时候的痛苦,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不吸的时候像抑郁病,吸过之后像神经病。”这是小超对自己当时状态的描述。

  他也曾尝试过自己戒毒,父母把他反锁在屋子里让他自然脱毒。然而毒瘾发作时,他将屋里能够找到的东西全部砸烂,满地打滚将自己弄得全身是伤。父母心疼儿子,放他出来了,于是第一次戒毒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吸食毒品以后,小超常常产生幻听,同时也患上了迫害妄想症。一次,出去吃饭的时候,他看到一辆面包车上下来3个穿着汗衫的男子,毒瘾发作的他幻想着这是警察来抓他,拔腿就跑,这一跑就是几十公里,直到自己体力透支,双脚磨出了血,他还爬到一个玉米地里将秸秆盖在自己身上,躲避追捕。

  回想起自己走上吸毒的道路,小超悔恨不已。今年3月,他自愿从家乡来到北京参加戒毒康复治疗和训练。3个月的时间里,小超的作息生活开始有规律,经过了戒断期,生理毒瘾已经不再发作,然而毒品留给他的心魔,还需要他继续与之斗争。

  在天康戒毒康复所里,小超每天都能按时完成治疗和训练,体能也恢复得很快。负责健身康复的指导老师李汉兴警官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刚刚到康复大队的时候,小超站立和行走都很费劲,全身没有一点力气,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他已经是全所的台球冠军了。

  如今,小超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起居生活。谈起毒品和过去,他也能接纳那个走错路的自己。

  在3个月的康复训练期间,他曾经回家看过父母和爱人,父母虽然嘴上不说,却依然将担心写在了脸上。这也坚定了小超继续留在康复所巩固戒毒成果的决心。

  小超说:“过去荒谬的3年,花了50万元钱是我失去的最不心疼的东西,荒废的青春,打破的家庭和睦关系,才是我最追悔莫及的。曾经给父母和妻子带来了太多太多的伤害,我会用未来的几十年补偿他们,重建这个和睦的家。”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小超为化名,人物面部加入技术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