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社会治安稳定 确保城区平安和谐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召开全区“警民联防”工作会议
为提升全区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5月15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警民联防工作会议在北关派出所举行,潍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立东、潍城区副区长、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局长王若水、区委政法委等相关领导及潍城公安分局党委成员、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辖区各派出所相关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局长王若水主持,潍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立东就全区推广警民联防工作进行了重要讲话。
会议前,参会领导分别对潍城区等各个街道一一进行巡防,巡防地点落实到村、社区、街道等地,对社会巡防队伍及办公场所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观摩。各街道、社区等主要负责人对该社区及街道的人员构成、资金保障、装备建设等内容向到场领导进行了全方面的讲解与汇报,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巡防结束后,潍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立东、潍城区副区长、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局长王若水等相关领导来到北关派出所参观了北关街道“警民联防”工作现场,并实地观看了北关街道警民联防工作汇报专题片,深入了解了北关街道警民联防工作情况,并提出学习借鉴北关街道警民联防工作的经验,要在全区尽快推开,努力提升全区社会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会议中潘立东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警民联防”工作的重要意义,“警民联防”是服务保障提升市区战略的需要。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五个环境”、建设“宜居”城区的目标。五个环境是指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公共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其中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警民联防”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根本;是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需要。在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开展“警民联防”工作,能够提升见警率,有效震慑犯罪,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要结合警民联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整合资源,健全各类巡防队伍,全面落实街面巡防巡查、社区巡逻控制、单位内部防范、治安志愿者看家护院等各种形式的治安防控措施。
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都要建立“警民联防”办公室,专职巡防队伍。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基层派出所要在整合现有专职巡防队员、保安队员、文职人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聘用部分专业保安队员,组织一支专职巡防队伍,承担各地治安防控工作主体任务,开展全天候巡逻,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积极动员辖区村居、物业公司组建以村居物业公司为主体的治安巡逻队伍,在社区民警指导下,负责本村居的治安巡防工作。要在辖区各类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内部以单位一把手负责,单位治保干部主管,社区民警指导的治安巡防队伍,在各自单位区域开展治安巡防,并根据周边单位保卫人员的求助信息或派出所的指令,做好单位间的配套联动工作。要从城乡老党员、老干部及治安积极分子等群体中,择优录选一批政治可靠、素质过硬、愿意服务公安工作的社会人员,组建义务巡逻队伍,形成覆盖面广、触角深、反应快的群防群治新局面。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公安机关要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保障巡防必需装备、巡防队伍的工资待遇以及巡逻费用等各项经费支出。
潘书记强调,警民联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进一步加大“天网工程”推进力度,要提高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高清探头的安装比例,加大交通主干道治安卡口和城区路口电子警察建设力度,积极将门头、小区监控探头纳入“天网”,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要深化“警情导巡”工作机制,推进“立体化巡防”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管理的长效机制。
会议最后,王若水副区长就会议的贯彻落实强调,潍城是个老城区,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期,随着经济发展、商贸繁荣,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而群防群治队伍作为公安巡防力量的有效补充,尚未完全发挥工作效能,各类可防性案件多发、高发,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群众的意见很大。为改变群防群治队伍力量专业化不足、管理松散、运行低效等问题,我们前期在北关街道试点推行了警民联防工作,从试点情况看,工作成效非常明显,北关街道的案件类警情发案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群众普遍反映能看见巡逻力量在身边巡逻,安全感大幅提升。这次在全区推广警民联防工作的目的,就是降低辖区发案数,提升群众的安全感,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充分认识推行警民联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工作部署,抓紧开展工作。
警民联防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应抓紧行动起来,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确保全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