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储户的存款?

律师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现今社会,很多人都在银行有存款。然而最近几年时有发生的银行存款“消失”事件,让人们对银行不再百分百地放心。

事件回顾:

  从2014520151月,石家庄市民王丽在工商银行建南支行陆续存入了1080万元人民币,而在今年57日,她突然得知,自己的千万存款只剩下了124元。

  对于工商银行储户存款“失踪”一事,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涉事的工商银行员工暂时回避。对于类似事件涉及多少储户与金额,工商银行称还未统计。目前警方已对部分储户存款丢失一事进行立案侦查。

  2014年初,杭州联合银行42位储户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后经警方查明,犯罪团伙收买了银行的工作人员祝超菊,储户在柜台存钱时,在输入密码时被误导,资金被存入后立即被转到其他账户上。

  201410月,酒鬼酒1亿元被盗,泸州老窖1.5亿存款离奇失踪,而在此之前,河北省邯郸市3名储户存入银行3275万元,几个月后发现该款项通过网银被全部转走;沈阳赵女士1000万元,被银行工作人员所谓的高息存款引诱,结果1000万元存款第二天被全部转走。

律师建议:

  广东凯邦(广州)律师事务所王亚春律师认为,银行存款屡屡不翼而飞,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储户泄露了银行账号密码;二是不法分子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骗取、盗窃储户存款。

  王亚春认为,在储户发现存款丢失后,如确认存款系被盗取,应立即报警,配合警方及时抓获犯罪分子,挽回被盗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此类案件时,多数商业银行往往将责任推到员工个人甚至是‘临时工’身上,所以说向银行索赔非常之难。因此我们呼吁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广大储户的存款构建一堵坚固的护城河,以免存款出现问题,无处维权。”王亚春说。

  那么储户该如何避免财产损失?对此王亚春建议:对于个人储户而言,一定要保留好存款凭证,并且确认凭证上是否有银行签章;千万不要出于对银行员工的信任,将自己的个人私密信息全部告知并让其全部“代办”。还要保护好密码不外泄,更不能将U盾或装有支付软件的手机交给他人使用。对于企业客户而言,一定要严格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财务人员利用管理漏洞勾结进行盗窃存款的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