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击“代孕”

    非法代孕行业在形成“黑色产业链”的同时,也严重干扰了我国合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工作。为了根治“代孕”毒瘤,日前,12部委启动打击代孕行为的专项行动。

    专家表示,除专项行动外,更要提高立法层级,加大对代孕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解决其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

  

  花一笔钱找人代孕,已经从“地下”走向半公开。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地区黑中介、黑诊所非法开展代孕、买卖卵子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形成“黑色产业链”,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对于代孕这种现象我们一直是坚决打击的。”今年4月,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宋树立提及该问题时立场鲜明。

  事实上,早在2001年,原国家卫生部就曾发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代孕手术,但近年来我国非法代孕行业却火爆异常。

  究其原因,这与我国不断攀升的不孕不育发生率不无关系。最新医学数字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发生率已经从上世纪70年代的1%一跃为现在的10%左右。一方面不孕家庭求子若渴,一方面,“黑中介”唯利是图借机大发其财。

  通过网络公开信息联系商家,花50万元到100万元就能“租”个子宫代生孩子,代孕中介一胎能赚到40万元,代孕妈妈获得高额报酬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健康与经济风险,且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为了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和正常的生育秩序,今年49日,国家卫计委联合公安部等12部委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打击代孕行为的专项行动。

曝光后的大规模查处

  今年1月,媒体的一则新闻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央视在一则报道中曝光了国内黑代孕的问题,点名包括广东、北京、武汉等地都有黑代孕中介机构,罔顾卫生部门早在2001年就开始实施的相关规定,利用网络作为媒介,招揽、欺骗女性进行借腹生子,买卖卵子等行为已经达到了半公开的地步。

  广东一家代孕机构说,卵子买卖其实相对流行,捐卵群体不乏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中介按姿色标价,通过网络海选的方式选择捐卵者。

  代孕中介不仅会忽悠卖卵的女孩,也会忽悠代孕妈妈。代孕者以为只要替别人生个孩子就能拿到十几万元,她们不会想到,自己怀的孩子可能因为性别选择而被中介强行打掉。

  调查发现,作为一种隐秘且非法的行为,捐卵者对于代孕给自己身体带来的危害普遍缺乏认识,黑中介大发其财,相关执法行动严重滞后。

  媒体曝光后,报道中涉及的广东、北京等地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或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小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或者根据央视提供的线索,开始了大规模的查处。

  19日,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公安、药监等部门,对东城区北京卓越医疗美容门诊部超范围执业、涉嫌违法违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和实施代孕技术的行为进行了查处。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钟东波介绍,市卫生局已经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即日起正式对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钟东波还表示这是该市首次大规模、多部门联动查处违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行动。

  119日,广东省成立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责小组,从1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专项整治行动,将严肃查处非法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涉嫌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技术含量高等问题,违法代孕行为很难查实。一些违规开展这项技术的机构会把洽谈点、代孕妈妈住所、手术室等分开,同时,往往会借助正规的医疗机构开展违规服务,一旦有检查风声就金蝉脱壳。

  北京和广东专项打击行动之后,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强调打击代孕等违法违规辅助生殖技术,一些非法代孕中介仍在“顶风作案”,甚至堂而皇之地在互联网发布广告。严峻形势下,一场全国范围内打击代孕专项行动已经迫在眉睫。

自上至下的专项行动

  49日,国家卫计委联合中宣部、中央综治办、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打击代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打击代孕的专项行动。

  之所以联合诸多部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坦承:“这项工作不是卫生计生委一家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个细节是,通知下发的前一天即48日。国家卫计委会同中宣部等11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启动电视电话会议。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金小桃出席会议并讲话。

  金小桃表示,近年来,国内各种代孕行为严重干扰了我国合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工作,扰乱了正常的生育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国家卫计委会同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开展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正常生育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强化综合监管的重要手段。

  会议提出,开展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协调、联合行动”的要求,加强领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监管,强化行业行为自律。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氛围。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涉及12部委共33名负责人组成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任组长。

  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和办公室人员,国家卫计委相关司局、单位的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除主会场外,全国各地卫计委(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主要负责同志、相关处室和单位负责同志,各地宣传、综治、网信、电信主管、公安、民政、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负责同志,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武警总队后勤部卫生部门负责同志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按照通知要求,国家卫计委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12部委在联动的基础上,各司其职。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协调行动;宣传部门负责做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工作宣传引导;综治组织将打击代孕工作纳入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重要内容;网络信息监管部门负责清理和屏蔽网站上有关代孕服务的信息;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有关代孕服务相关信息及广告的监管;公安部门负责对工作中发现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查处;民政部门负责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和广大居民,形成打击代孕、群防群控的局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非法代孕广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严禁向无资质的机构和个人销售用于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专用医疗器械和药品;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门诊等机构进行监管和排查,查处代孕行为等等。

打击代孕要靠长效机制 

  今后,医疗机构、中介机构、刊发代孕广告的传媒等都将是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的对象。

  打击代孕专项行动将对开展代孕行为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查处,对开展代孕宣传和服务的互联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进行清理和宣传,对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应用和医疗器械、药品流通以及销售情况进行监管。

  据了解,该行动从20154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分集中整治(20154-10月)、专项督察(201511月)、总结巩固(201512月)三个阶段。

    持续近一年的专项行动能否解决非法代孕问题?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对此解释说,“按照工作方案,专项行动计划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告一段落,只是说告一段落,不是结束,我们还要探索建立打击代孕的长效机制。这项工作需要各个部门通力配合,综合施策,也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宋树立表示,国家卫计委要把打击代孕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代孕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国家卫计委还设立专门投诉举报电话010-12356,一有线索,将依法查处,保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日前,国家卫计委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文件已下发,各省(区、市)按照方案内容制订具体措施,合理部署,建立机制。相关部委和各地正在贯彻落实全国打击代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中。

  然而,打击代孕的专项行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面对地下代孕产业屡禁不止,日益庞大的尴尬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部专家白晶博士说,我国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但由于现在法律法规层级不高,对代孕的处罚力度有限,打击力度不足。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启动立法研究,推动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提高立法层级,加大对代孕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