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513日,国际家庭日来临前夕,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据了解,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家庭的基本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组织开展“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这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登记人口184439人,获得了社区、家庭及其成员在人口、经济、社会、健康、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并深入了解了流动家庭、农村留守家庭和计划生育家庭等家庭形态的发展变化。编写《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旨在用调查数据反映中国家庭发展的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家庭发展在诸多方面都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二是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三是城乡养老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较大。四是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角色陪伴、教育不足。五是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状况总体上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六是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1/4。七是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和功能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镇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