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城”之惑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用这句经典名言来形容当前想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和已经是局内人的部分公务员的现实心态,可为恰如其分。
“这跟科举有啥区别?考上了基本等于中了状元!我看我基本是重在参与了。”湖北籍考生刘振龙查询完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后抱怨说。
刘振龙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他今年报考的是宁波海关的公务员岗位,今年宁波海关仅招考2人,报考人数已达4395人之多。
“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还要坚持?”记者问刘振龙。
“没办法,爹妈‘逼’的呗!”刘振龙无奈笑了笑,“我父母都是公务员,他们认为有个稳定工作才算是没白读书。”
其实,像刘振龙父母一样,希望孩子有个稳定工作,而让其考取公务员“铁饭碗”的人不在少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自1994年开始以来,至今已走过21年。
这21年来,诸多莘莘学子对其的钟爱程度丝毫没有减损。
然而,与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国考”考生相比,那些已经成功上岸的公务员们也似乎没有住进“黄金屋”,而是相当多数的人哭喊“压力山大”。
根据国内某著名网站的调查显示,有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下海。
这种局外人趋之若鹜,局内人抱怨连连的冰火两重天,如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所言,“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公务员的无奈与不舍
近些年来,公务员一直被国人视为“铁饭碗”“金饭碗”。
然而,现实情况是众多青年基层公务员纷纷抱怨工作压力大、晋升竞争激烈、囊中羞涩。
小谢就是这样的青年基层公务员中的一位。
3年前,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小谢,考取了北京某区的卫生防疫站的岗位。
彼时,小谢被传为她们老家的传奇人物。
一是,她获得了被诸多人艳羡的“北京户口”。另外,老乡们认为小谢这辈子就此过上了“喝喝茶水、看看报”的幸福生活。
然而,现实情况是,小谢正在多次尝试跟家里人沟通辞职的事,她认为这样的工作令她“生不如死”,实在承受不了。
“北京的房价这么贵,按照我现在的工资,基本上一辈子也买不起。”小谢说。
目前,小谢每月工资3500多元,在单位的附近租房住,每月房租是2000元。“除去房租,剩下的工资基本上只够吃饭的,更别提买衣服购物了,此外,房租还每年都在涨价,工资却不涨。”小谢说。
“此外,家里人都认为我的工作很清闲,其实完全不是,我几乎天天加班。别人都认为公务员好找对象,其实,我忙得连相亲的时间都没有,28岁还单身呢!”小谢说。除了工作繁忙以及婚姻问题之外,每天的工作内容也让小谢看不清未来。
小谢虽然抱怨,但她还是没有辞职,“我们的合同一签5年,至少现在是不能辞的。再说,辞职了去哪里找工作?我觉得我除了现在的工作之外啥都不会做。再有,家里人也不会同意的,毕竟谁会放弃‘铁饭碗’?”
对公务员的认识应该多元化
“像小谢这样的困境,都是由于对公务员的认知不准确、不客观所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庄德水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公务员工作很轻松,收入很稳定,养老和医疗享受双轨制,孩子上学不用愁……这些都给体制之外的人造成了公务员是个高高在上的职业,其实恰恰相反。”庄德水说。
据庄德水介绍,事实上,许多公务员工作十分劳累,而且也得为柴米油盐烦恼,也与一套房子、一辆车子有着无限距离。问题的关键是,公众并不知道真实的一切,他们只能根据道听途说,以及一些个案,去放大并且憧憬体制内的各种“美好生活”。所以,这就是每当公务员群体抱怨与诉苦的时候,往往被认为是“无病呻吟”的原因。
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近几年,一方面公务员的辞职思潮开始蔓延,另一方面公务员考试还是依旧火热。
此外,社会的就业环境压力大也是一个导致公务员群体“围城”的重要原因。
庄德水告诉记者,一方面,在“金饭碗”的诱惑下,许多刚毕业的学生对于“编制”有了盲目崇拜的心理,简单来说,有许多人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因为这些人缺乏敢闯敢拼的时代精神,因为,体制外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缺乏稳定的保障。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体制内的竞争也同样残酷,如果缺乏竞争精神也很难成功。
应理性面对公务员岗位
“面对这样的‘围城’困境,我认为,社会有责任给公众清晰地勾勒出公务员这个群体的工作性质,而不是一直将其神化甚至魔鬼化。”庄德水说。
庄德水告诉记者,目前,公务员群体在舆论上处于十分弱势地位,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很少能真正客观地听到来自于他们的声音。
而这样的沉默,就会导致社会对这个群体的不了解与不理解。
比如,每一轮公务员涨工资都会引起社会中不小的质疑声。
“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化公务员的收入体制,注意,是‘收入’而不是‘工资’,收入包括各种‘福利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社会中的各种猜疑与质疑。”庄德水说。
此外,在庄德水看来,即使是在公务员群体内部,也应该理性区别各种岗位。
“比如,发改委与气象局、中办与研究机构的公务员的含金量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不能一提公务员就认为是‘金饭碗’是‘官老爷’,在某些边远地区,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是极度缺乏人才的,因此,在这些层面上,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于这个群体的宣传与了解,要清晰地认识到公务员群体并不是特权阶层的代名词。”庄德水说。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魏娜与庄德水也有着类似的看法,她认为,“公务员只是一份平凡普通的职业,它既不神秘,也不隐晦,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不能把贪腐分子和所有的公务员划为一体,更不能把公务员与群众隔离开来。”
魏娜告诉记者,在多元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和价值选择。每个人应结合个人性格、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做好职业规划,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社会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此外,对于已经在体制内想辞职的公务员们来说,我想提醒他们的是,‘外边的世界’也并不一定十分精彩,现如今网站各大论坛抱怨职业的帖子层出不穷,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被吐槽’,就如看似轻松的教师,实则面临繁杂的课程、成堆的待批作业、不堪重负的考核。作为基层公务员,面对‘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很累’的围城心态,与其干一行、怨一行,倒不如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理想,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把工作做好,在辛苦中寻找乐趣,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成就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魏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