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贪官回忆录

    逃亡的生活,是光鲜亮丽?还是苦不堪言?外逃贪官的自述解开了这一神秘的面纱。

 

    

  “这是我人生中一段恶梦,是一段不愿回顾却又刻骨铭心的记忆。”

  曾因外逃而轰动一时的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在自述中写道。

  王国强在自述中流露内心的恐惧,“又怕中国发现我,又怕美国抓获我。”为此,夫妻两人有护照不敢用,有病不敢就医,与国内亲人不敢联络,与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不敢联系。

  最终,逃亡两年半的王国强选择了投案自首。

  自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关于敦促在逃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后,越来越多的外逃贪官选择了自首。

隐藏

  逃亡之路上,王国强的处境是普遍现象。在已公开的自述中,多数人都选择了隐匿身份。

  办假证无疑是隐匿身份的首选。一般而言,有的人在逃亡后,开始办理假证;多数人外逃前就已开始准备假身份证和假护照。

  有的则在办理假证过程中“不幸”被查。比如,浙江省永康市委原常委朱兵,利用他人身份办了假护照后,又试图办港澳通行证,最终被出入境管理处审核时识破,出逃失败。

  即便是过了“光鲜生活”,这些人也大多不敢以真实身份示人。如,原中山市实业发展总公司负责人陈满雄、陈秋园夫妇,两人涉嫌挪用公款4亿元选择逃亡,几经辗转定居泰国,并成为当地名人。为隐藏身份,陈满雄特意做了整容手术。

  有的人外逃后难逃黑道追债。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长王振忠,外逃后在美国加州买了一幢别墅和一辆别克跑车。就在王振忠想在美国过有钱人生活时,国内黑道人物纷纷委托美国的“福清帮”黑道向他追讨被敲诈的钱。遭敲诈后的王振忠出门都要躲警察,昔日同在美国的老朋友也只能低头假装没看见。

  为了隐匿身份,外逃人员不敢出门,更不敢参加活动。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外逃后,选择放弃之前高价购置的五处豪宅而辗转荷兰,一直不敢抛头露面。

  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华人的杨秀珠,耐不住孤独,经过化名后,以一个来自杭州的丝绸商人身份出现在一个华人聚会上。无奈期间被一个荷兰籍温州人听出了声音,并向荷兰警方提供了有关杨秀珠的情报,闻风逃跑后的杨秀珠此后更是不敢见人。

  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逃亡美国后,怕见熟人,就是去外面吃饭,也是处处小心谨慎。

  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为了隐藏,更是苦不堪言。据王国强自述,在美期间整日不敢出屋,靠面包果腹,白天只能像犯人放风一样,在不足10平方米的斗室里转圈踱步,只有傍晚才敢步行到超市买点吃的,偶尔出门也只能乘坐不使用护照的长途汽车。

  王国强夫妻外逃期间,虽有病在身,却不敢去医院。在美国,需要持护照才能见到医生,买到处方药,因此夫妻俩连药都买不到。

  “我们宁愿病死,也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那可真叫一个惨呀。”王国强忏悔道。

煎熬

  如果说,为了躲避政府缉拿选择“隐身生活”而不与外界交流是意料之中,那么逃亡的艰苦处境则超出了外逃人员的想象。

  出逃,让许多贪官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王国强逃美期间,为了避免护照登记和节省租金,只能选择租住合租屋,为了防止被合租人怀疑而报警,还选择了频繁搬家。

  更惨的是,平时吃的只能捡最便宜的买,在美国期间从来也没有添置衣服,妻子这期间就没有用过化妆品,夫妻俩理发都在家自己完成。

  杨秀珠出逃时,在新加坡遭故友敲诈,在美国不堪移民局警察搜查,还遇到了官司。万般无奈下,杨秀珠潜逃到荷兰,生活在一间发霉、滴水的地下室。

  王振忠外逃期间被检查出了肝癌,期间,他的情妇没来看望过他。两年后,在绝症中挣扎的王振忠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话:“一切都是报应。”

  重庆一逃亡非洲的嫌犯宁某回忆:“物质紧缺,经常停水停电,吃的很差,蚊虫又多,生活极不适应。”到非洲,遇上流行病,哪儿也不敢去,日子过得像是在坐牢。

  “原本以为只要离开中国,就可以逃避惩罚,过上安逸的生活,哪知是这样的下场。” 回忆起逃亡非洲的苦日子,宁某懊悔不已。

  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许国俊逃亡到美国后,因为多数赃款都被冻结,只有存在赌场里的一些钱还能用。为了活命,在国内每天出入豪华餐厅的许国俊,只能在一个小镇的中餐馆里当打工仔,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015小时,其间手臂还被热油严重烫伤。

  长沙市原国土局长左天柱案发后和情妇一起潜逃美国,赃款花完后情妇离他而去,最终只能靠着给殡仪馆背尸首勉强谋生。

  曾潜逃加拿大、美国13年之久的黑龙江省体改委原主任宋士合,在被遣返回国后受审时在忏悔书中写道,当地华人得知他是一名涉嫌贪污的大陆官员后,对他反感和冷漠。

自首

  “像我们这样的人出去,老又不老,年轻又不年轻,你要藏到多久。”中行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回忆起逃亡日子,认为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与余振东类似,多数外逃官员在回忆逃亡的日子时,都会发出感慨。

  “都说美国是天堂,现在我才知道,中国才是自己真正的家。”王国强感慨,“如果在入监和我那段美国偷生的处境两者必选其一,我宁肯入监。”

  王国强庆幸党和国家的政策:“让我终于迈上了回归祖国向国人谢罪的正确道路。”

  近年来,国内反腐力度空前。针对外逃官员,有关部门一方面撒下“天网”,另一方面又催促积极投案自首。

  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徐进辉表示,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检察机关加大对潜逃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重要关系人的政策和心理攻势,动员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主动回国投案自首的超过七成。

  事实上,从外逃官员的自述来看,“自首”成了一种“救赎”,不少贪官自首后,反倒觉得轻松多了。

  在“自首”外逃人员中的,既有其他外逃人员“以身试逃”的警戒作用,也有国内追逃政策和办案人员的“劝反”因素,但“走投无路”是迫使外逃官员选择自首的关键。

  第一个被劝返的外逃贪官,云南交通厅原副厅长胡星是典型。办案人员取得了新加坡警方的理解和支持后,造成了胡星在英国、中国香港等地被拒绝入境,迫使其在新加坡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之后,办案人员又对其派出劝说小组。劝说中,办案人员用政策打破了胡星的防线。比如,“承诺”其弟弟帮助出逃的事可以放过,如实交代问题,可换取减刑等。

  浙江省苍南县一村支部书记赵某贪污土地征用补偿金后潜逃缅甸,在走投无路之下,走进缅甸有关部门,申请回中国投案自首。

  “美国不是天堂。”原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宋士合在法庭上如此感叹。宋士合告诫诸多想潜逃的人,不要选择潜逃,并奉劝那些已经逃亡的贪官们早日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