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局长被撤职背后
半年多来,湖北省孝感市一名人大代表频频举报安陆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局一名副局长,原因是对方涉嫌故意伤害。最后,纪委却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建议免去这位副局长的公职,并开除党籍。
湖北孝感人大代表举报安陆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局副局长
湖北省孝感市人大代表柯岩,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走上了举报之路。他的举报与一个安置房项目有关。
该项目地处安陆市(孝感市下辖的县级市)金秋大道西侧的碧山路上,名为“开发区联建房”(简称联建房)。柯岩在举报材料里说,该项目实际是一些领导干部,打着安置房的名义,为自己家属建设商品房。
另外,这个“联建房”由安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批,目前共建成两幢6层的建筑,可如此数量的房源,却只有14名户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房子的单户面积超过了50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1000元,可与其相邻地段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已经卖到3800元。
这些房子的户主到底是谁?安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副职官员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除了领导家属,还有村干部。
早些时间,“联建房”项目的牵头人、安陆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局副局长胡某章也承认,这些房主中有其哥哥以及前市委副书记亲属等。
而胡某章,便是柯岩举报材料里最重要的人物。
“联建房”引发官民打斗
作为第七届孝感市人大代表的柯岩,在安陆经营着一家名为湖北碧山粮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称碧山粮机公司)的企业。
粮油机械产业是安陆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该市还获得“中国粮油机械之都”称号,碧山粮机公司是当地粮油机械设备的骨干企业之一。
而柯岩一直举报的“联建房”就建在他公司的东侧。柯岩的妻子介绍说,该项目占用的位置,此前是一块空地,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他们就听到了安陆经济开发区要在空地上建房的消息。
“房子如果建好后,将会直接堵住公司的生命通道,该通道是我公司进出货物和购进材料的主要通道,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且房子离公司太近,严重影响厂房的采光。”柯岩在一份反映材料里称。
柯岩还说,为了此事,他多次向安陆经济开发区领导汇报,但都无果而终。无奈,他只好向安陆市人民政府进行反映,市政府认为他诉求合理,并指示规划部门与开发商协商好后,再开工建设。
“但在双方还没来得及协商的情况下,2014年7月2日上午8时左右,安陆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局副局长胡某章带领社会人员,开始强行施工。”柯岩的妻子说。
“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徐锦璇上前理论,胡某章便指使他带来的30多名人员将66岁的徐锦璇按在地上,拖拉10多米进行殴打。”柯岩还介绍,“情急之下,公司员工徐钦耀等4人上前制止,却遭胡某章指使的10多人围殴,最终徐钦耀被打断了肋骨。”
安陆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为徐钦耀进行司法鉴定后,发现他“左侧胸部所受损伤已构成轻伤二级”。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调查得知,这次打斗双方均有人受伤。安陆市公安局有关人员也佐证了当天发生的打斗:“7月2日上午是柯岩等人受伤,下午是施工方的挖掘机司机受伤。”
另外,安陆警方还称:“双方人员,均有被网上通缉。”但也有信源介绍:“被通缉的人,多数没归案。”
柯岩还告诉记者,他自己也被打成了轻伤:“胡某章亲自参与和指挥的,至今没见他受到法律惩罚。”
事情发酵至此,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胡某章到底有没有动手?遗憾的是,记者没能获得当时打斗现场的监控视频,但有3名围观群众,向记者提供了他们的手写体的材料,证明胡某章的确参与和指挥了打斗。
“依据法律规定,如果受伤程度为轻伤,打人者要面临3年以下徒刑,这是涉嫌故意伤害的刑事案件。”山东天盟律师事务所袭详栋说。
记者调查发现,涉嫌指挥和参与这次打斗事件的胡某章,至今安然无恙。媒体前期就此事进行采访时,胡某章甚至当着警察的面,准备殴打记者,后被警方制止。
市长签字“减免规费”
就在打斗事件发生后不久,“联建房”正式开工。而更早之前,该项目就已经开始办理建设等手续。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了解到,2014年3月4日,安陆市城乡规划局向安陆市行政服务中心发去《安陆市城乡规划局规划行政许可前置审批事项联系函》(简称《函件》)。
《函件》中确认,“联建房”规划设计方案确由安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报送,且通过了安陆市人民政府审定。
记者还了解到,安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将这一项目,作为“安陆市重大项目”向安陆市政府申请了减免规费。申请减免的内容为:减免建设相关规费。
安陆市重大项目规费减免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审核意见显示:“经会同相关部门调查核实,该项目为开发区联建房1号楼、2号楼工程,用于解决胡亚斌、苏杭等17户建房遗留问题,总建筑面积11316㎡,应收各项规费103.37万元。”
同时,审核意见还称:“建议参照安置房处理,按鄂政发[2010]30、安发[2012]12号文件精神,免征该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82.61万元和政府性基金10.75万元;服务性收费10.01万元按25%缴纳2.5万元。呈领导审定。”
2014年3月10日,安陆市重大项目规费减免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均在审查意见中签下了“同意”字样;3月12日,安陆市市长刘敏也在“领导小组(市府常务会议)审批意见”中,签下了名字。
到了2014年5月份,“开发区联建房”便拿到了“国用(2014)第1127号”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人为“湖北安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使用权类型为“划拨”,用途是“城镇住宅”。
奇怪的是,该土地证上的“取得价格”和“终止日期”一栏,均为空白。
尤为重要的是,什么是联建房?一长期从事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的专家说:“目前联建房并没有标准定义,行业里指的是土地部门卖出单间的土地给私人(一般面积为3.8米乘12米),也有可能是拆迁安置所得,再由同一块土地上的所有私人业主联合建设成商品房的一种形式。”
但安陆开发区工委一官员告诉媒体:“联建房不过是老百姓取的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了政府文件中。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多个官方表述中,“开发区联建房”为17名户主,但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的施工标示,显示为“14户”。
另据安陆官方说法,“联建房”是为解决胡亚斌、苏杭等人的遗留问题,这些人到底是谁?能不能像社会公开户主名单?记者就此向中共安陆市委书记汪尧中提交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没有答复。
难解的处分
而对于“联建房”户主的真实身份,据可靠信息人士告诉记者:“投资服务局副局长胡某章的哥哥,面积是720平方米,另外,只晓得有领导家属(参与),但不知道是哪个领导。”
胡某章也承认:“哥哥确实在联建房中有房,前市委副书记沈某的女婿也有。”还有消息源透露:“有些事情挺让人费解的,比如以村民周某名义建设的864平方米安置房,实际上却为村干部毛某所有。”
前述长期从事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的专家表示:“既然该项目参照安置房处理,就应该也参照安置房的建设面积建设,虽然每平方米只收1000元,但这也是交易行为,另外,它使用的土地还是划拨,划拨用地是有很多要求的。”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以盈利为目的的,非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等项目,不得采取划拨方式。
“能获得划拨用地的住宅项目只有社会性保障住房,不管是14户,还是17户,每户平均住房面积都超过了500平方米,实在太滑稽。”该专家还称。
另外,对于这个有争议的“联建房”项目,前述安陆经济开发区一名副职官员还有另一种解释。
“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当时城东这个地方还比较偏僻,很多人不愿意来落户,开发区为此出台了优惠政策,比如上述联建房项目的地块,17户早就拿到‘放线单’,所有办证由开发区打捆式收费,当时每户付费4.7至5万多元不等。”该官员说。
该官员还称:“因为当年道路和水电不通,房子一直没有得到建设,2007年后,这里的地段日渐热闹,商业价值凸显,17户强烈要求建房,而开发区的相关职能被取消,无权批地批手续。”
“去年,管委会慎重研究后,上报市里重新落实了建房手续,为防止各户自行建设影响市容,特意安排投资服务局副局长胡某章来牵头。”这位官员还透露。
安陆市分管城建、土地的一名副市长也回应说:“市政府是本着‘解决遗留问题’的原则,批复同意建设这批安置房的。”但面对“联建房”以“重大项目”名义减免103.37万元规费的质疑,这位副市长表示:“这确实不算重大项目,所填表格只有这一个模子。”
需要指出的还有,在柯岩不断对上述事件举报和投诉后,2014年12月15日,安陆经济开发区纪委下发了一份《关于对胡某章同志的处分决定的建议》,“撤销该同志投资服务局副局长职务,按照程序上报市纪委决定给予该同志开除党籍处分”。
记者注意到,安陆经济开发区对胡某章处分的理由,却是其在2012年11月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与前述打斗事件无关。
事实上,胡某章在此事上,也自感委屈,他告诉媒体,自己过去是开发区前任主任的司机,“也只是一个‘口喊’的副局长,没啥级别。我现在无职无权了,不怕你们调查。”
针对该说法,安陆经济开发区一要求匿名的官员颇有微词:“他超生已有两年,早不处理,晚不处理,为何偏偏等房子建好了却成了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