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春:让小海字村没有一个上访户
“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哪家有事,都是自己家里的事,自己家里有事了,咱们能袖手旁观吗?”小海字村村主任宋长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小海字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虽属北京,但两年前的小海字村的发展与北京城相比显得太不协调,低矮的民房连片,村民整体收入不高。
也因此,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纠葛,村里治安一度让人担忧,村民上访也时有发生。
穷地活不起
两年前的小海字村,穷是这个村的唯一面貌。
虽然地处北京,北京的繁华和这儿可没什么关系,地理位置偏僻制约了一切。
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少有呆在家里的。生活所迫之下,小海字村曾经有老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选择自尽。上赡养不了父母,下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在当时困扰着这个村的一部分家庭。家庭不稳定,隐患随之出现,家庭纠纷的原因多数是子女不赡养,看病没有钱。
现在的小海字村,这种情况在宋长春上任村主任以来,已经销声匿迹了。
村民的看病问题,成了宋长春上任的第一要紧事。他“先给村民看病,再谈上访问题”的举措感动了大家。
宋长春说:“村民看不起病,吃不上饭,就不可能和谐稳定。村民不理解干部,那也是我们工作未到位。”
现在,宋长春领着村民做起了公益性文化产业链,引导180名村民成功就业。
养老项目顺利实施
宋长春坦言,“不被村民认可,工作很难开展,村委会强来肯定会伤害大家的感情。”
“在最初做村里的养老项目时,大家一开始就不理解,但是长远讲,肯定是村民受益。为村民好的事情,村里人还反对,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思想没有做到位。”宋长春说。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干实事,让村民感受到村委会的诚意。
有一位村民,是个老师,在学校代课13年,由于国家政策覆盖不全,没有相关的待遇。再加上年龄也大了,家庭负担重,生活状况不好。去市政府、信访局、中纪委上访也未见成效。
村委会得知后,立刻通过正规渠道主动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安了许多村民的心,让他们知道村委会是有作为的,能给大家做主,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宋长春说。
在接下来的养老项目上,再做工作就容易多了。涉及30余户,300余亩地。宋长春说,“对村里来说,动迁到这么多户和土地,也算是个大工程了。因为村委会的有效举措,再加上我们尽力给大家争取更多的补偿,得到了大家的集体同意,工作很顺利就开展起来了。”
“现在村里遇到的问题,我们都通过正当渠道,把村委会作为基层政府的效应发挥到最佳。”宋长春表示。
给大家带来梦想
宋长春说自己是这个村的“大家长”,不是“官”,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把日子过好,家庭翻天覆地,成为全国第一村”。
“现在村里只要有什么事情,我都很支持。若是老百姓不理解你,不支持你,就是工作未做到位。”他说。
大家想了个好项目发展村里经济,宋长春双手赞成,让他们去国外考察学习,目的是用活脑子。
宋长春有自己的村主任理念,“理念要新,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那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大家的心聚集起来。”
没有房子住?不要紧,村里集体表决来解决。一切公平公正,先考察,再集体决议。孤苦老人、经济困难、结婚育子的优先考虑。
作为家中顶梁柱的村民张向东突然离世,破碎的家庭难以维持生计。村委会在养老公寓中提供了一套楼房,让其一家居住,年迈的父母有了专人照料,年幼的孩子上学有了着落。
村民宋宝仓的妻子常年瘫痪在床,年迈的老两口,因无人照顾,前不久家中又失火,当天夜里,村委会便为其购买了新被褥,连夜安排老两口住进了养老公寓。
目前,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住进了养老公寓,全村有180余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宋长春的承诺是,3年之内,村民免费养老的年龄范围将从70岁逐步扩大到60岁,届时养老公寓内的床位将达到1万张。
“宋长春任职1年半,村民刚开始不理解,配合不高。现在做出成绩,村民哪有不高兴的?”村官孙金龙说。
他的心很“真”
孙金龙这样评价宋长春,“他是一个无私奉献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人”。
在村民看来,宋长春放弃了自己经营30年的生意,回到这个穷村给大家当带头人。他把经商积蓄都拿出来做养老项目,给每个人发工资,创造收入。
在上访大户王军看来,宋长春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他说:“我的蔬菜大棚有一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结果还戴了‘上访大户’的帽子。宋主任给我做工作,为我的事情能解决费了不少神。我心里面感激宋主任,也想为其分忧。”
现在生活在小海字村,村里人感受最直观的就是:心里透亮,生活质量提高。“原来光着脚丫,现在好几双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