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外记者提问犀利 立法问题仍是热点

 

34日上午11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本次发布会持续80分钟,共有15家中外媒体的记者获得提问机会。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其中多数问题直面现实,话题涉及反腐、立法、人大监督、环保、香港政改、食品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多个方面,被媒体称为“狠问题”。

与上一届的发布会相比,记者的提问方式更犀利。据记者现场统计,发布会上被提及的“狠问题”有: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否有缺陷?全国人大立法权被虚置了?中国反腐只是治标?最严环保法能管用吗?……

衡阳贿选案“教训深刻”

南方都市报记者第一个获得提问机会,话题尖锐,直指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记者问:“据媒体统计,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已经有39名全国人大代表因为涉嫌违法违纪,辞职或者是被罢免,这个数字超过了上一届5年的总和。我想请问发言人,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在选代表的时候就没有把好关,还是代表选举制度本身就存在缺陷呢?”

傅莹回答说:“十二届人大将近3000代表,两年来已经有39个代表因为违纪或者是违法被终止了代表资格,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们大力反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加强了对代表监督的效果。”

傅莹还提到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她说:“基层代表现在也出现了你刚才说到的这种情况,也要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也要善于学习法律,要严格地遵守法律。大家可能还记得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傅莹还说,今年底明年初,乡、县两级的换届选举又要举行了。我们也期待着这次乡、县两级人大的选举能够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能够风清气正,也希望通过这次选举能够加强基层的人大建设,发挥好基层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法律是“最热门的词”

2014年的发布会上,“法律”和“立法”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同样,立法和法律问题还是此次发布会的热点内容。

在回答人大立法权问题时,傅莹表示,这次大会的议程之一就是审议立法法修正案的草案,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两年第一次在代表大会这个层面来审议一部法律草案。

“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我们也称之为管法的法。今年我们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所以这部法律的修改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这次法律修改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赋予所有设区的市人大地方立法权,也包括自治州人大。”她说。

傅莹表示,目前在中国,法律应该说是一个最热门的词了。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一个重要阶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要使我们的各项立法工作与改革的决策相衔接,要使我们的重大改革能够于法有据。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推进改革,又要避免出现大的反复,避免出现大的失误,我们往往是需要去先行先试,需要去探索一些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去制定法律,再全面地推广,使我们的改革能够有序地向前推进。”傅莹说。

针对记者关于环保法的提问,傅莹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四次审议,出台了新环保法,这个环保法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是“零容忍”,而且惩治措施也是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是一部综合的法律,仅有这部法是不够的,现在我们正在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都要‘动大手术’。”

傅莹提到,今年全国人大将就《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并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傅莹还称,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所以要制定专门针对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