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外人士北京挂职将成新常态
党外人士挂职北京,只有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改革发展一线经受考验,才能促使他们挂实职出实效。
继李稻葵、王光谦等知名学者后,又一批党外人士入驻北京市政府挂职,北大教授张颐武兼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兼任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
近日,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表示,此批挂职的党外人士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今后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锻炼将成为新常态,这也是推动首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党外人士挂“实职”
党外人士和挂职单位良性互动,正是北京大力度推行党外人士挂职的期待效果。
此次8名党外人士到北京市政府部门、市属国有企业挂职,引来学界关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挑选党外各领域的专家到专业性较强的部门任职,这对于提高北京市现代化的专业管理水平,非常有意义。这些专家能把握各自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趋势,能引导本行业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瞄准国际水平,使北京的改革政策、发展政策更精准、更专业,更有前瞻性。另外,他们对专业领域非常熟悉,在管理方面也可以对症下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批专家学者任职的部门,都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部门,挂职担任的是比较高的职位,这样他们的专业领域更能够有效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士是专家型,并不是单纯的学者型,而且文理科兼有。
“像张颐武,在文化方面非常有影响力。选一批这样的专家学者到重要部门挂职,对个人成长、了解政府决策,以及对政府部门引进新的管理思维,都有很大意义。”汪玉凯说,“北京目前已选派较多的党外人士挂职政府部门,可以说是逐渐在形成气候。”
同时,本次挂职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公开表示,挂职期间,他将利用背靠社科院顶级人才的优势,调研北京市新兴商业状态,多出主意、想办法。
这是否意味着党外人士挂职将长期进行下去?
对此,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宣称,今后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将成为新常态,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挂职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具有首都特点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党外人才的科学路径。
记者注意到,经此“科学路径”培养出的人才,除第二批的8名党外人士,还有第一批的9名党外人士,他们在2011年入选了首批挂职干部。比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挂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挂职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
此前,北京市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按照北京市的要求,党外人士挂的是“实职”。朝阳医院副院长邢念增也表示,自己挂职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有很大压力,因为根据统战部的要求,挂职要挂出“实效”。
党外人士和挂职单位良性互动,正是北京大力度推行党外人士挂职的期待效果。
牛有成表示,跟采矿选矿一样,先发现,再筛选,最后还要冶炼,而挂职这样的实践锻炼,正是党外人士提升素质的“冶炼”平台,为其成为栋梁之才创造了条件。
挂职一线“才气接地气”
除了专家学者身份以外,这些挂职人员多数具备一定参政议政经历,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北京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张颐武既是拥有800万微博粉丝的“网络大V”,又是北京市人大代表,2014年12月29日,他作为第二批党外人士挂职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面对多重身份,张颐武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此次挂职的期待。
“多年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工作,对一些问题的考虑有些理想化,有时提出的问题流于表面。通过挂职可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增加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对社会复杂性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他说。
如今一个月过去,张颐武开始熟悉文化局的工作节奏。
在他看来,政府内部运作,涉及的东西是方方面面。“你觉得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可能会牵动多方面,你会发现社会的运作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事情是个综合系统,如何沟通、协调,难度很高。”张颐武说,公众的长远的诉求和短期诉求,社会的更多人群的要求和特定人群的要求都很不一样,如何协调平衡是很复杂的。
作为医生,要关注病人的权益;作为老百姓,更要关注食品安全。朝阳医院副院长邢念增本次挂职将关注与百姓密切联系的食品药品安全。
他称,这批挂职的党外人士,在自身岗位都很有成就,但是可能对社会的了解没那么深入,到了各个委办局挂职,可以参加局里的调研、工作、交流,具体干一些事,到一线去,接地气。
记者注意到,这批党外高层次人士挂职的政府部门、企业均与各自的研究领域相关。比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进东挂职北京市农委副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旭挂职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凯挂职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些挂职人士除了专家学者身份以外,多数具备一定参政议政经历,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有的是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的公众人物。
对于党外人士挂职情况,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也在出席会议时强调,“才气接上地气,做事才有底气和灵气。”
对于党外人士如何挂实职出实效,汪玉凯建议,希望这些学者在北京挂职后,不要成了摆设,能够真正对他们委以重任。对于一些做得好的专家学者可以考虑长期留在政府,要开辟这种官员选拔的渠道,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到政府来工作,把官员队伍、学者队伍打通。
挂职不乏提拔意图
挂职回来后,有意识地把挂职回来的干部放到重要部门,施展才华,其中不乏“提拔”意图。
“挂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培养干部的方式。在曾任或现任北京市领导中,也有不少人有过挂职经历。比如,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就任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之前,曾挂职担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在2007年至2009年,挂职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在任东城区副区长期间赴企业挂职,任北方服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由于挂职通常被认为是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过去,组织部可能会将需要重点培养的对象送到挂职岗位上去,使其增添一些经验履历。2001年,中央关于选派年轻干部到西部挂职锻炼的文件中,也含有一些方向性要求,比如强调要将德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但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重点选派到西北挂职工作,这也能够体现一种用人导向。
但是近年以来,挂职锻炼力度逐渐加大,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被视为必要门槛。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中央多次强调干部交流培养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也意味着挂职渐成为惯例。
北京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称,这次安排9位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均按干部任免权限履行了正式的任命程序。其中,到北京市政府挂职的人选经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的正式任命,到北京市属国企挂职的人选经过了企业董事会的正式任命。
北京市要求挂职人士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从事挂职,但同时也会充分考虑他们专业领域工作的延续性与人大、政协、党派工作的重要性。
张颐武也表示,刚刚挂职,还在熟悉情况。基本上一周去北京市文化局上一天班,参加办公会,处理一些事务。如果时间和大学那边冲突,就需要协调一下。
此外,挂职期间的工资及生活福利待遇,规定由原所在单位发放,但挂职单位须积极为挂职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那挂职结束后如何使用?挂职成绩如何评价?
对此,福建省福清市政协委员毛立平向记者表示,这些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有的地方评价挂职干部唯以“项目资金论”,那些给地方带来招商引资项目的,就认为挂职成绩大。这实际上太片面,因为挂职干部各有所长。
科学评价挂职干部,应该采取组织考察和个人总结相结合,分析掌握挂职干部锻炼的成效。在挂职结束前,组织部会同有关单位派出考察组,前往挂职所在单位,对挂职干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同时,挂职干部还要向本单位党委(党组)汇报挂职工作,向本单位干部职工作挂职报告等,使干部主管部门、挂职干部所在单位充分了解和掌握干部挂职锻炼的情况。挂职回来后,有意识地把挂职回来的干部放到重要部门,施展才华,其中不乏“提拔”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