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谱写对检察工作的忠诚

守望正义 执法为民

 

——追记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周经发

    在同事眼中,他踏实敬业,善良淳朴,不计较得失,不作假邀功,他办理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推敲;在百姓眼中,他是贴心的“知己人”,主持公道和正义的执法者;在亲朋眼中,他不讲情面,又充满对亲人的爱;在妻儿眼中,他有点“窝囊”,整天只知道工作上班,不懂得跑关系,是一位甘守清贫的丈夫和父亲。

 

  周经发,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四级高级检察官。他来自农民家庭,是名副其实的“草根检察官”。从检20年来,历任文昌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法纪科(后更名反渎职侵权局)科长。他始终牢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坚持依法办案,恪尽职守,服务大局,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2013618日,周经发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他用自己32年的政法生涯、20年的检察历程诠释了党的“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一个新时期优秀党员的崇高精神追求。

  群众贴心的“知己人”

    20129月,文昌市人民检察院收到一面“监督扶正义,廉政得民心”的锦旗,这是家住文昌东阁镇红星村的陈宋霖送来的。

  原来,陈宋霖因一块承包地与同村村民林某产生纠纷,他的辣椒地被人破坏殆尽。起诉到文昌人民法院被驳回,继而申诉到检察院。这虽然是一起村民之间常见的小纠纷,可是在周经发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

  陈宋霖告诉记者,案件受理那天,还下着雨。周经发不由分说,立即出门赶往现场查看。由于纠纷地块所处位置偏僻,车根本就开不进去,周经发硬是冒着雨,徒步走了1个多小时,在通往现场一条宽达5米的臭水沟前,周经发二话不说,脱下鞋袜、卷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看到周经发头发湿漉漉,满脸沾满泥浆,双腿更是叮满了蚂蟥,陈宋霖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周经发看到有些诧异,一边熟练地用双手拍着腿上的蚂蟥,一边笑着说:“男子汉,哭什么,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从小扛过锄头种过地,一条水沟怕什么。”其实,周经发不知道,从小是孤儿的陈宋霖,今天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温暖,什么是情谊。

  此后,周经发又到法院调阅案卷并举行双方当事人听证会,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他审慎权衡,站在当事人及邻里的角度,为进一步维护和谐、减少社会对抗因素,决定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实现情与法的结合,最终达成和解。陈宋霖获得了赔偿,承包地的权属争议也解决了。

  陈宋霖说:“当时村里人都说我申诉是没用的,我也跑了很多部门,都解决不了。本想着通过法律途径再解决不了,我就豁出命也要争回这口气,是周科长一直耐心地劝导我,要相信法律。”

  案件办结后,周经发还经常给陈宋霖打电话,询问作物的收成怎么样,邻里关系处得如何。

  “周科长是个好人,我虽然与他只接触过3次,但我可以告诉你,现在真的很难有公务人员能做到像他这样。”市民韩前光对记者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韩前光借给远亲40万元,对方一直不还。法院虽裁定强制执行,但是对方依然不履行还款义务,于是他到文昌市检察院申诉。周经发收到材料后连夜翻阅。第二天一早,周经发通知他去检察院做笔录,考虑到韩前光64岁的年纪,没有车,交通不方便,主动接送他,让这位老人感动不已。

  周经发的同事关兴说,像这样的事情,周经发做多了,从来不怕麻烦。这种为别人着想的心真真切切感动着每位当事人。

  对周经发竖起大拇指的还有很多文昌百姓。周经发始终把百姓的疾苦当成自己的苦,把执法为民的宗旨,化为一个检察官的每一次办案、每一个行动。因此,他在办案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当成了贴心的“知己人”。周经发的付出,赢得的不仅是人民群众对他个人的爱戴和尊重,而且还赢得了他们对法律的敬畏,对公平正义的信心。

    亲朋眼里的“黑脸人”

    人们常用“黑脸”来比喻忠耿正直、铁面无私的人,在办理案件中,周经发就是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黑脸人。

  20133月,文昌市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负责人周某,因海防林开荒被毁,涉嫌玩忽职守,被文昌市检察院立案侦查。周某是周经发的同宗兄弟,多次打电话求周经发帮忙,希望他看在几十年感情上帮忙说说情,周经发一直予以回绝,并耐心向周某宣传法律,讲明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决不允许徇私枉法的道理。该案从接到群众举报到办结的整整半年时间里,周经发都没有向当时办案人员透露过周某是他的亲戚,也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去为他说过情。

  “在老周的告别仪式上,来给我们领路的就是他的同宗兄弟周某,令我们很惊讶,这时我才知道他们是亲戚。”当年经手此案的,也是周经发的好友兼战友、反渎职侵权局局长许环谋回忆说。

  199611月,文昌市公安局东郊派出所所长龙某在办理陈某、邢某等人抢劫案中,接受案犯亲属朱某的说请,徇私情,谋私利,隐瞒案件事实真相,不做刑事案件移交,以罚代刑,结案了事。20009月,文昌市检察院通过审查一起盗窃案件,发现这起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犯罪线索,并决定以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对龙某立案侦查。作为案件承办人的周经发在来检察院工作前,曾在东郊派出所工作12年,龙某与他曾是多年的同事。面对曾经的同事成了案件的嫌疑人,他内心也很惋惜、很难过,与他共事过的同事也纷纷打来电话说情:“这事也不是太严重,你别太认真,睁一眼闭一眼就让事情过去吧,都是老同事。”但在人情与法律之间,周经发选择了坚守法律的底线,他顶住说情和压力,仔细审阅案卷,认真收集证据,最终对龙某移送起诉。据当时参与办理此案的干警回忆说,龙某曾指着周经发的鼻子骂:“我算白认识你了,这辈子最好别让我再见到你!”

  许环谋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职务犯罪案件的主体大多是国家工作人员,往往是一人犯罪,多方说情,上下袒护,左右干扰,但周经发有案必查,秉公执法,面对阻力和压力从不退缩,案子越有阻力,越曲折复杂,他越要查个水落石出。为了保证执法,他给自己定下了“四主办”,即:主办大案要案、主办疑难案件、主办有风险的案件和主办干扰多、阻力大的案件。周经发在经济、法纪部门工作期间,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14件,立案6件,均依法追究了法律责任。

    妻儿心中的“清贫人”

  走进周经发的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老科长的房子,狭小的客厅放了几张椅子和一个小茶几,显得非常拥挤。吃饭坐的凳子是大街上卖的红色塑料凳,而周经发卧室的床是上下铺的铁架床,家里的一切家具都与客厅里的那部已经变黑的老电扇格调形成了统一。两间小小的卧室只有两个布衣柜,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两三年前新买的一台电脑。

  周经发的妻子曹汝媛介绍说,家里住的这套房子是单位分的,只有62平方米。因为太小,在文昌市读高二的侄女要住到家里,周经发只能让儿子出去租房住。

  据了解,两人结婚以来,妻子曹汝媛一直没有固定工作。1996年,周经发担任文昌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后来又担任过法纪科科长。这些都是“有权”的部门,给妻子找份稳定的工作,对于周经发来说很容易,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曹汝媛说:“老周就是这样的人,他老是对我说: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儿子。但是我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置换个人的利益。”曹汝媛带着年幼的儿子,在检察院家属大院大门附近摆个水果摊儿,赚点钱贴补家用。

  “以前怪过他,为什么那么多跟他一样职务的人都衣食无忧,而我们家几十年来都这么贫困。当时十分想不通,现在也慢慢理解了,理解了他的工作,也不怪他不给我找工作了。老周很节俭,从来舍不得给自己添置新衣,除了检察制服,就有几件衬衣、短衫,因为穿得久了,领口都已泛白。有时候衣服破了,就让我帮他补补,说补好了可以接着穿。书桌上那部外壳早已全部磨损的手机,他用了5年。儿子小的时候经常说他爸一点都不像科长,整天就知道缝缝补补。”曹汝媛禁不住泪如泉涌。

  周经发的儿子周小亮在《忆我的父亲周经发》文章中这样写道:父亲的“窝囊”在检察大院里是出了名的。他曾经在农机局、公安局等部门任过职,也曾经是文昌检察院最年轻的科长。在外人看来,父亲工作的都是有权有位的部门。然而父亲从未利用过手中的“权”,偶尔一些人通过关系找上门来,提些烟酒、土特产甚至还有红包,都悉数被拒之门外。在周小亮心中,爸爸就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廉洁检察官。

    倒在征战途中的“战士”

  日积月累的超负荷工作,最终积劳成疾。20133月,周经发的心脏病已经很严重了,医生警告他,不能劳累,一定要多休息。但周经发总是不听,依然不分日夜地工作。

  当收到湖山水库污染严重,直接影响4万多群众饮用水安全的举报时,周经发急了。他带病走访国土资源局、水务局,三次到库区418村调查取证,两上省院反映情况,每日往返300多公里。暴烈的阳光,连续的奔波,过度的操劳,使他的心脏负荷达到了极限。在一次走访途中,他突然捂住胸口,豆大的汗珠浸湿了衣领。同事劝他赶紧上医院,周经发却咬着牙说:再挺挺,办结了这个案子再去。但这一次,他没能挺过去。

  2013617日,是周经发生命中最后的一天。上午,他参与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的讨论;下午,他与检察长商讨湖山水库污染的问题;晚上,他脸色苍白加班到深夜,凌晨回到家中已经疲惫不堪,面对妻子的询问,他说:“我没事,明天还要出差,得早点休息。”谁也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周经发的遗言。

  周经发去世后,院里其他干警看着他电脑里那份刚刚写成还没来得及发出去的《检察建议书》,不禁泪如雨下。

  据了解,周经发担任公诉科科长的3年间,主持和直接承办案件417起、664人,无一起错案。担任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3年,周经发处理平息了110多起民事纠纷,办理了34件民事督促起诉案件,挽回经济损失高达3.44亿元。他严把证据关、事实关和法律关,确保办案质量,善于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问题,承办的审查起诉案件没有出现一起无罪判决,案件定性的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

    后记

    周经发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福祉,展现了对检察事业的忠贞不渝。他的名字铭刻在群众的心中,他的事迹在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

  周经发6次被文昌市检察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海南省检察院评为“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先进个人”,20138月,被文昌市委追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海南省检察院追授二等功;20141月,被海南省委追授“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被海南省委宣传部、省电视台评为“感动海南2013十大人物”;4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追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5月,被海南省委追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目前,首届“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周经发成为海南地区的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