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演员私售野生动物制品

昔日演员杨晓晓因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将接受法律的制裁。她深知犀牛角、象牙、盔犀鸟头冠骨属于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私自销售的野生动物制品,却依然为了金钱铤而走险。

201516日,四川警方公布了一起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件。犯罪嫌疑人杨晓晓曾是前途无量的演员,今年28岁的她曾是成都某大学影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向娱乐圈发展,曾在一些电影中出过镜,也算是小有名气。

秘密交易

2013年,杨晓晓从北京回到成都,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饰品店,主要销售玛瑙珠串、琥珀饰品等小玩意儿。当年,杨晓晓认识福建莆田的“文玩卖家”陈勇之后,便开始销售象牙制品、犀牛角制品等。

201310月起,杨晓晓在微信朋友圈里开始挂出销售“极品犀牛角夜光杯”等犀牛角工艺品、象牙制品及盔犀鸟头制品的小广告,如“非洲牙,80元一克,雕工不错”。除了自己销售,她还将这些精美的工艺制品卖给朋友涂月川等人。

“刚拿到的鸟头,珍贵盔犀鸟的头,只剩两个,价格低暴了。”20131021日,杨晓晓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并配以两张图片,橘红色的手串和吊坠颜色鲜艳,雕刻细致。这条信息引起了杨晓晓好友涂月川的兴趣,很快,杨晓晓以9000元的价格将其中一件鸟头制品卖给了涂月川。

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杨晓晓几乎每个月都会与涂月川进行象牙制品、犀牛角制品的交易。仅在201415日一天,杨晓晓就将一个犀牛角材质的碗具、一只犀牛角材质的杯子和一尊象牙的观音雕摆件卖给涂月川,总价高达81万余元,获利32万余元。

犀牛角、象牙、盔犀鸟头冠骨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法律明令禁止私自销售购买,杨晓晓和涂月川深知他们的买卖违法,为了保密,杨晓晓和涂月川的交易多靠网络支付或银行转账完成,直到20146月,这些秘密交易才逐渐浮出水面。

20149月,四川省森林公安指挥破获一起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犀牛角、象牙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系列案件,杨晓晓正是其中一人。该案共扣押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1200余件,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是近10年来四川境内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珍稀野生动物工艺制品案件。

同伙被抓获

20147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森林公安查获一起非法购买及销售犀牛角制品、象牙制品、盔犀鸟头冠骨制品的窝点,这些工艺品被销往全国20多个地区,该案的犯罪嫌疑人陈勇正是杨晓晓的供货商。

201310月,杨晓晓认识了一位名为“一红二黑三白”的网友。在雅玩界,“一红二黑三白”分别特指盔犀鸟头冠骨、犀牛角和象牙。后来,杨晓晓通过该网友结识了莆田市专门做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生意的陈勇,并多次购买这些工艺品,转卖给成都地区的其他买家。

经过摸排调查,20149月,四川省森林公安破获一批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犀牛角、象牙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系列案件,抓获包括杨晓晓在内的犯罪嫌疑人11人,扣押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1200余件,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这是近10年来,四川境内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贩卖珍稀野生动物工艺制品案件。

据民警介绍,3只犀牛角材质的碗和一个杯子共计0.821千克;4尊象牙观音雕摆件共计3.692千克。民警称,这些是杨晓晓卖给涂月川和其他买家的其中一部分,她要价很高,一只犀牛角材质的小碗,杨晓晓就要价20万元。她的涉案总金额达到130余万元,非法获利近45万元,是涉案人员中金额最大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动辄数十万元的犀牛角制品。正是因为犀牛角价格贵比黄金,让不法分子们铤而走险。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成都办事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境内已经没有野生犀牛,最后一只犀牛1922年因人类猎杀而灭绝。犀牛角工艺制品更是早在1993年就被明令禁止。就连曾被国家批准的中药药典上,有关犀牛角入药的内容也被全部删去。

资料显示,2011年,仅在南非,就有22名偷猎分子在猎杀犀牛时被枪杀,另有超过200名偷猎者被逮捕。在黑市,尽管犀牛角价格浮动较大,但2012年秋天在越南的黑市交易市场,一克犀牛角的单价最高已经卖到133美元,是当时黄金价格的两倍。

“盔犀鸟属于濒危动物,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连同非洲象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明令禁止销售、购买等。”该负责人称,我国对于象牙制品的生产和买卖管理都非常严格,象牙销售必须持有《象牙指定销售场所许可证》,“目前四川地区没有一家允许加工销售象牙的厂家,而在全国范围来看,正规厂家也屈指可数。”

根据《刑法》第341条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20万元以上或非法获利10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作者就职于《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