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诈骗花样翻新 警官提醒谨慎汇款

“我是你领导,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接到这样的电话,你会作何反应?

近日,这样一个以冒充受害人领导为开头的简单骗术,却让很多不知情的人稀里糊涂地中了招。

冒充“领导”,骗取信任和信息

20141225日,刚刚吃完晚饭的市民张女士接到了一通陌生的电话,电话那边直接点出了张女士的名字,要求她明天“来办公室”一趟。张女士对对方的身份感到疑惑,便询问对方。不料对方却突然发火:“我是你领导,你都听不出来吗?!你有几个领导啊!”

张女士定了定神,突然想起了半年前自己外甥女的受骗经历跟这通电话的形式如出一辙。想到这里,张女士决定逗一逗这个骗子。

“哦,您是猪总吧?”张女士试探性地询问了一下,立刻得到了对方的回答:“你终于想起来了,是我是我。明天早晨9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张女士继续跟他开玩笑:“猪总啊,好久不见您得的老年痴呆好点了吗?您还在为您得癌症的孩子着急吗?您爱人在大狱里面还吃得惯吧?”

骗子听出张女士已经识破了骗局,便气急败坏地挂断了电话。

多重花样,最终要求汇款

张女士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半年之前自己的外甥女小赵就险些上了当。

半年前,小赵刚刚参加工作,与自己部门的领导还不是很熟悉。一天,她接到了“领导”的电话,要求她第二天早晨去办公室找他。小赵信以为真。

第二天早晨,小赵接到了“领导”的电话,电话中“领导”说,他正在与一个客户谈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给客户支付定金,让她取5万元现金送到办公室。

就在小赵去取钱的路上,张女士打给小赵的电话把她从上当受骗的边缘拉了回来。张女士听了小赵的描述,立刻断定这是一个骗局。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领导”又以出去吃饭不方便为由,要求小赵将取出来的钱汇到“客户”的账户上去。

如果没有张女士的及时制止,恐怕小赵就真的会信以为真,将“领导”的要求执行下去了,而这也正中了骗子的下怀。

张女士回忆说,5年前就听说过以冒充要钱急用的领导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所以对类似电话都非常谨慎,没想到自己的家人和自己都接连收到了这样的电话。

通过媒体公开报道,类似的案件也是屡见不鲜。犯罪分子行骗主要有3个手段:一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要冒充的领导和被骗者的个人信息;二是核实所要冒充领导的信息或掌握其说话特征;三是使用手机变号软件实施诈骗。

拿捏心理,许多人中招

曾因揭露网上骗术而入选河北省公安系统十佳案例的邢台开发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靳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类骗子首先在互联网上购买公民信息,而在网上卖公民信息的商家成千上万,普通群众信息一般是1角到3角钱1条,公务员是5角钱1条,而且有的信息详细到姓名、电话、单位、职务、上下级关系等。”

另据报道,厦门警方曾抓获冒充“我是你领导”的犯罪嫌疑人侯某,据侯某交代,他在作案前做了不少工作。他们在网上购买个人信息方面十分有讲究,同时愿意花比较贵的价钱找一些单位或者政府机构人员的通讯录。侯某说:“这些人员有领导。个体户的,一般上面没有领导,给这些人打电话也是浪费时间。”

珠海市公安局前山派出所所长郑宇华提醒说,目前,通过网络技术,可以随意更改来电显示号码,因此,平时需要有戒备之心,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也不要拨打所接到的来历不明信息上提示的联系电话。如果需要核实来电人员身份,可重新拨打来电显示的号码,因为重新拨打这个号码是打不通的。

郑宇华还提醒说,所有的电信诈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管对方用哪种身份,无论其找什么理由,其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要被骗对象汇款到其指定的账号。只要对方在电话中提到钱财,特别是要让被骗对象汇款,就应该立即提高警惕。同时,在遇到这类可疑情况时应该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