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社会老知识分子寻《长生》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4年末原创大戏《长生》将于2014年12月30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上演。该剧以一个五口之家准备寿宴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为切口,描摹了当代社会老、中、青3个年龄层面人的生存状态,真实地展现了一名老知识分子在“衰老”和“死亡”这些人人都无法逃避的考验面前,流露出的彷徨和尊严。
该剧的主要剧情是学术界巨擘、文学界大师、思想界泰斗,一生为人民呼喊的默林老先生要过80大寿了。全家里里外外,举国上上下下,热情地准备贺寿,可是老先生本人却没有准备好。生理机能的老化、信息爆炸时代的新知识、名人效应的商业化……扑面而来的一切使一辈子充满了斗士精神的他突然深感无力。与此同时,表面和睦平静的家中也起了波澜,不仅寿宴可能泡汤,而且家也面临着散伙……默林将怎样迎来自己的80大寿?一家人是否能相厮相守度过考验?更重要的是,默林能否保持尊严地老去?
该剧由青年女编剧朱宜创作,著名戏剧导演蒋维国执导,资深表演艺术家娄际成领衔主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李宗华、宋茹惠、夏志卿、刘苡辰、章静联合主演。
关于这个项目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去年《蒋公的面子》到上海巡演时,南京大学吕效平教授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推荐了另外几份剧本,杨绍林阅后独独对《长生》钟情。剧本中关于知识分子对当下的价值困境的叩问打动了他,从这个五口之家三代人的价值观碰撞引发而出的思考极具当下性,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国家剧院,有责任将这样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长生》描写了一位受公众仰慕,处于巅峰地位的老年知识分子,在其80岁寿辰到来之际的心理状态变化:一方面是由生理机能老化引发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另一方面是源自社会对待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名人的一种既赞扬敬重、又过誉抬高的“消费”心态。这两种心态都带有社会的普遍性,又具有相当程度的讽喻性。
《长生》是编剧朱宜21岁时在南大戏文系的学生作品,她自嘲:“一直以来,众人对我写《长生》初稿的年龄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天才美少女’,一种是‘小鬼懂个屁’。”时隔7年后,她已从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编剧硕士毕业,导演蒋维国先生建议她“在这么多年后,写了这么多戏后,按照今天的想法来重新看看这个剧本”。于是,28岁的朱宜用7年的成长和21岁的自己在纸上展开较量,终于在第五稿停下了手,把接下来的制作交给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看话剧、爱上话剧的地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尽管这部戏在呈现上非常生活化,但导演蒋维国在处理这部戏的时候,“多多少少把它作为一个现代寓言的方式看待”,而非“单纯渲染温情气氛的家庭情景剧”。为此,导演蒋维国与4位国家一级演员娄际成、李宗华、宋茹惠、夏志卿提早就进入了排练状态,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剧本,让人物更加鲜活。
(作者就职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本版组图为《长生》宣传海报,由剧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