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纪委拍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登陆央视
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4集电视专题片,定名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央视一套于12月15日至18日每天播出一集,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以视频专题形式每天转播。
采访当事人
12月18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播出最后一集《党风正民风淳》。最后一集专题片中,摄制组走进了广州市白云山景区内的一家会所,这里,曾是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多次出入的餐饮场所。
片中首次披露了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经常出入的一家高档会所,其中,最高档的包厢装修奢华,格调高雅,自带露台,可供18人同坐一席。该专题片首次还原披露全国30多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的细节,部分案件当事人还“现身说纪”,发表个人感悟。
在中央纪委专题片第一集中,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率先“亮相”。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八项规定,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社会反响很好。“事情虽小但是小中见大,是我们党改进作风的第一步,它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除了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各地市纪检系统工作人员也出现在专题片中。2014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纪委,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举行婚丧嫁娶喜庆事宜前,必须提前一个月上网进行申报。
佛山市纪委副书记曹小华介绍:“截至9月30日,共接到群众、市民关于四风的投诉1951件。我们按照有关规定,对10个单位、76个人进行了问责,有的是给了党纪政纪处分。”“为什么过去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这次八项规定却管住了?”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直言:“实践证明,关键是要抓住党风这个根本,要刹风肃纪,要动真格的,要不放过每一件小事。”
该专题片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还原了“违纪”发生的过程。中央纪委有关人士指出,“许多当事人违了纪,受了处分,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我们做了大量沟通工作,有关地区纪委也给予大力支持,最终一些当事人才同意站出来谈反思。”
专题片中,制作方找到多位当事人“现身说纪”,其中包括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周少强,一年前,他因“超标”宴请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免去所有职务。调查显示,这顿晚餐消费37517元,其中光12瓶红酒就花了23706元。事发后,周少强离开珠海,再次从基层岗位做起。
据悉,在接到央视记者希望采访的电话后,周少强从外地赶回珠海,并与家里人做了沟通。他和儿子说:“爸爸要去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可能会播出来,并不正面,但是你看到的时候,希望你能接受,一个男子汉跌倒了,总是应该再重来。”
反腐败教育的新方式
这部专题片共分4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 民风淳》。除了上述几个案例,还包括北京“部委街”上富丽堂皇的餐厅店铺、杭州西湖边奢靡不堪的神秘会所、某央企打着“试吃”的外衣公款送礼、某机关近10天的公务考察只有两天工作等内容。该片对话违纪人员,感受他们的反思痛悟;倾听专家学者,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
专题片进入众多第一现场,事件相关责任人、亲历者讲述大量细节。将近百位受访者中,有腐败分子身边人、会所服务员、举报人、暗访记者和纪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观点,多元视角,全景式呈现“作风建设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专题片首次还原披露全国30多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的细节,案件当事人现身说纪,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谈个人感悟……备受关注的重大题材,深入一线的扎实采访,亲历者独家披露的精彩内容,让这部专题片广受瞩目。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看来,本次专题片的一大亮点便是出现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他表示,通过对个案的详细揭露,对于研究反腐败工作很有意义。
专题片结束后的滚动字幕显示,担任本部专题片总策划的是“钟纪轩”。此前,“钟纪轩”曾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过有关中央纪委的新闻,如2011年9月1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钟纪轩”报道指出,时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的李玉赋出席会议。但“钟纪轩”为专题片进行策划还是头一次。
据悉,专题片是由中央纪委宣传部文化处牵头制作完成。今年5月,中央纪委宣传部组织相关领域记者、评论员,对媒体披露的案件情况进行初步整理,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撰写了脚本初稿;此后,又会同中央电视台,组成6个拍摄组,收集16个省区市纠正“四风”明察暗访拍摄的视频资料。
反腐专家李成言指出,专题片是中央纪委宣传手段的一种创新,但关键在于这种宣传模式能否持续。专题片中披露,中央纪委官网坚持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李成言表示,定期公布有助于回应老百姓的期待,表明反腐败和作风建设都在持续推进。
(作者就职于《北京青年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