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环保官员李葆落马 被指治污不力

    在河北省环境问题屡次“垫底”后,有一些环保界学者直言:“河北省的环境治理,必须要靠法治,法治的前提就是要先治人,治那些故意污染的企业人和放纵污染的领导。”

 

    从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一名普通记者,坐到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简称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的位置,李葆用了整整30年。但从副厅长到被“双规”,李葆仅仅用了5年。

    2014124日,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消息:“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李葆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尽管当地环保界人士对该消息颇为惊讶,但公众对李葆的落马,觉得还是“来得晚了些”。因为“河北环境污染现状,被指与其治污不力有关”。

    今年112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发布了201410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10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河北占了7席,即邢台、保定、石家庄、邯郸、廊坊、唐山、衡水。

    几天后,负责河北省环境总量减排、环境监测、环保督察、排污权交易等工作的李葆落马。

被指与企业老板交往过深

    李葆属于老“环保人”。他在2001年就出任原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直至他任副厅长。

    熟悉他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说话严谨,思辨能力极强”,加之有4年的记者工作经历,所以河北省环保厅对外接受媒体采访,多由李葆发言。

    就在李葆落马的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他时还称:“河北省将在重点工业区、工业聚集区等污染严重的区域布设环境空气监测站。”

    “而他最后一次公开的活动,应该是到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督导检查电厂环保工作。”河北省环保厅一名不愿具名的处级官员透露。可对于李葆落马的真正原因,对方表示:“整个单位都不清楚,传得比较多的是,7月份中央第六巡视组进驻河北后,李葆遭到举报,但环保系统不少人士知道,他和一些企业老板走得近。”

    中央第六巡视组在1029日向河北省反馈巡视情况时曾指出:“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消息是,今年925日,河北省环保厅向社会通报全省2014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情况时透露,该厅“全年检查企业29255/次,立案处罚167家”。

    “这167家企业所涉及的环保问题,几乎都在李葆分管的口中。”上述官员说。

    实际上,河北省环保厅对全省的治污力度可谓空前,“省财政投资近2亿元,分两期建设了全省县级空气监测网,每个县(市)各新建一个标准型空气自动监测站。”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说。

    “虽然如此,但河北省各市辖区内大量企业的自律体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不全面,比如承德、张家口等地,没有一家企业建立自律体系。”河北省环保厅官员还透露。

    另外,有不愿具名人士介绍,河北省多个大型企业还存在“未按要求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擅自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限期治理,仍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情况。

    河北省环保厅官员对此感慨:“看到如此严峻的形势,省里有关领导认为,不仅仅是企业和基层环保部门的责任,而应该依据省纪委、监察厅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而这一切问题,都指向李葆。

疑似涉排污权指标黑幕

    在河北省的环境问题屡次“垫底”期间,一些环保界学者就直言:“河北省的环境治理,必须要靠法治,法治的前提就是要先治人,治那些故意污染的企业人和放纵污染的领导。”

    “值得注意的还有,自从李葆分管全省环境总量减排、环境监测、环保督察后,也是河北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此前都是山西垫底。”石家庄市环保局一官员称。

    最严重的是,河北省环境污染等情况,还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不仅如此,河北的环保压力还来自周边省市。不少人认为,正是河北污染过于严重,才导致北京、天津雾霾严重。

    按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的说法,大气污染最主要的相互影响和风力相关,各个地方自己的污染都很重,且这个污染绝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但从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来看,“肯定是河北对北京的影响更大。”

    “最主要的是,河北环境总量减排下不去,这能和分管领导没关系吗?”石家庄市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成员对记者说,“虽然陈国鹰厅长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但他去年才到环保厅,算是临危受命,李葆在环保厅多年了,一定程度上,李葆更有实权。”

    李葆的另一争议则是他分管的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让企业之间自行调剂和交易其排污指标的余缺。

    “在‘排污权交易’规则之下,环保部门核定给企业的排污指标若有结余,该企业便可卖给其他企业以赢利;反过来,若企业排污超出其排污指标的部分,它便只能从‘交易中心’向其他排污指标有富余的企业购买。”有环保界学者指出。

    这位学者称:“当排污指标变得千金难买时,有权为企业核发排污指标的机关便容易滋生特权,直至有不公或腐败生焉。”

    记者获悉,李葆落马前,河北省环保厅今年1-8月份排污权交易为720笔,出让金收入4060.41万元。“这背后有很多赤裸裸的排污权指标发放黑幕,能独立操纵此事的只有李葆一人。”前述河北省环保厅人士如是说。

环保厅建别墅区

    另据调查,李葆落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可能深度卷入环保厅职工别墅事件中”。

    记者获悉,所谓的环保厅别墅名为“翠屏山庄”,位于石家庄鹿泉市上庄镇大王庙村北侧的翠屏山上,建设资金多来自环保厅职工集资。

    在翠屏山附近居住的村民,都知晓“翠屏山庄别墅是省环保厅的,征地征了好几年,都是上好的基本农田,每亩地赔偿4万多元,2011年先修的路,2012年开工建房,去年完工,都是四层高,有联排、双拼等户型”。

    中央早就“三令五申”禁止建设别墅,并且严禁党政机关集资建房,河北省环保厅也意识到了这种行为违反国家政策,“于是,在建设工地门口悬挂着河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牌子”。此举被指是李葆等人在幕后操纵。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得知,河北省建立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收贮辖区内的核技术应用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性源”,实际上,早在1985年河北省就在鹿泉市下聂庄村南建设了一个城市放射性废物库。        1990年正式投入使用。

    但由于下聂庄源库库容量较小,库区内没有延伸余地,到了2006年,河北省环保厅便向有关部门提出异地扩建放射性废物库的项目。

    彼时有媒体报道:河北省准备在鹿泉建大型地下放射性废物库,拟选址在远离人群居住的大山里。这个废物库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安排,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建设的,目前已经立项。废物库采取先进的防辐射措施,并有专门的人员看管,用来收集过期的、废旧的放射物品。

    可几年后,河北省环保厅却在这个位置,建设了350套别墅。记者调查还得知,2013年,该别墅区曾停工过5个月,但11月左右,又正常开工。

    “总是建建停停的,好像是附近村民一直闹事。但也有的说,那里的房子没有任何手续,凡是买别墅的职工都交了几十万。”河北省环保厅一下属单位的人士对记者说。

    更让记者费解的是,虽然河北省环保厅疑似利用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名义建设别墅,但别墅所占用的土地却是由石家庄一家私营性质房地产公司取得。而且,该项目在开工时,并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合法证照。

    记者从鹿泉官方获悉,该宗地面积为73080.3平方米,当时土地出让金为3410万元,出让时间是2010929日。

“建别墅的那家房地产公司20104月才成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为给环保厅建别墅的,好多人都知道,李葆可能与这家公司有染。”上述河北省环保厅下属单位的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