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法就在我身边”
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为推动宣传学习宪法、贯彻实施宪法,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法学会,分别在法院、街道办事处、高校、公园和军营等场所举行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上午9点半,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会议室里,近百名社区居民参加了二中院优秀法官们的案例讲解课。
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北京法院“模范法官”邱波,全国法院结案标兵、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白松等5名优秀法官分别结合各自审判实践,通报了5起典型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蕴含的法律问题从审判角度进行了评析。
案例通报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宪法学专家姚国建教授结合案例,对案例中蕴含的人格尊严、劳动者休息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生命权及健康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以及相关宪法精神进行了解读。
“以前感觉宪法离我们很远,今天听了二中院宣传宪法精神的典型案例,感觉宪法是保护我们老百姓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普法现场的李先生由衷感慨道。姚国建说:“宪法是通过每一个案例体现。每个法官在判案的过程中秉承宪法的理念,并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进行案件审理的时候,司法公正就能完全体现出来。
下午2点半,为营造尊崇宪法、信仰法治的良好舆论氛围,提升法官职业尊荣感、使命感,该院隆重举行了新任法官任职暨向宪法宣誓仪式,邀请了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基层单位代表、新任法官的亲友等200名人员参加了该仪式。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这是该院21名新任法官面向宪法宣誓时的铮铮誓言。7年前,法官唐亮也曾对着国旗宣誓,而今天他作为领誓法官之一再一次宣誓的时候,面对的是宪法,一样的心潮澎湃,却更有一份庄重感。“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作为适用法律的法官受到更大的鼓舞。”他说。
新任法官陈琳琳面对记者时眼眶还在发红,他说:“很激动,多年梦想成真!作为法官能在第一个宪法日宣誓,不仅很荣幸而且很有使命感、责任感。”
新任法官杜传金的妻子刘雪作为家属代表发言称,见证新任法官向宪法宣誓倍感自豪,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爱人的培养和帮助,自己将全力支持爱人为钟爱的审判事业奋斗。
“通过宣誓的形式,让宪法思维内化于心,使我们时刻牢记: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北京二中院院长鲁桂华在该院新任法官向宪法宣誓仪式上对新任法官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