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布朗遭枪击案看英美警察执法
当地时间11月24日,广受关注的美国警察威尔森枪杀非洲裔少年迈克尔·布朗案,因圣路易斯郡大陪审团宣布不起诉威尔森而暂告一段落。裁决公布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呼吁,民众应接受司法裁决结果,但弗格森市还是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与暴动,随后骚乱蔓延至全美90多个城市。
今年8月9日,白人警察威尔森认为黑人少年布朗可能涉嫌一起抢劫案,在将其截停盘查不到3分钟时,开枪将布朗击毙。该案引发了美国黑人社区对白人警察种族歧视和“选择性执法”的指责,随后演变为大规模的骚乱。
目前,该案的具体事实仍有许多争议,但不容否定的是,这反映出在种族平等成为美国社会基本共识的情况下,有的警察基于肤色的“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
据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一项研究显示,被警察截停盘查对象大多为男性,其中66%为黑人或墨西哥裔,其中年轻的、黑皮肤的和社会地位低的人最可能被警察逮捕。另有研究表明,尽管黑人与白人在受到警察暴力侵犯方面的概率相同,但黑人更可能被警察杀害,黑人死于警察枪击的比例大概是白人的9倍。
根据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及联邦最高法院相关判例,警察实施截停和盘查必须有“合理的怀疑”,但有的警察常将肤色作为“合理怀疑”考量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尽管有观点认为,从实证数据看,美国非洲裔、拉丁裔在被截停、盘查时,抗拒警察执法,甚至暴力袭警的比例要高很多,但美国警察依然难以彻底消除执法种族偏见的非议。
鉴于美国的这一反面教材,英国对警察“截停盘查”执法中的歧视性问题进行了严格限制。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明确规定,截停盘查必须基于“合理怀疑”。根据规定,该“合理怀疑”必须根据相关情报或信息而产生,且不能仅因肤色、年龄或衣着方式等个人因素而产生。
然而,在具体执法实践中,英国警察同样存在“选择性执法”问题。有调查显示,在英国,白人使用毒品的比例比黑人多3.6%,但每1000名白人中只有7人受到警察截停,并搜查,而黑人每1000人中就有45人会受到截停搜查,其概率是白人的6.5倍,而素来享有守法公民声誉的亚裔,受到警察截停、搜查概率是白人的2.5倍。在被截停、搜查发现持有毒品的人中,仅有44%的白人被起诉,而黑人被起诉的比例则达到78%。
类似美国布朗枪击案的案件在英国也曾发生过。2011年8月4日,伦敦北部托特纳姆的一名黑人平民马克·达根在正准备搭乘出租车时,遭到警察盘查逮捕并射杀。该事件引发了大规模抗议和骚乱,甚至对当时正在筹备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造成了重大冲击。
由此可见,在英美国家,尽管种族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警察执法领域仍然存在“选择性执法”问题。由于偏见而导致的歧视,仍是制约警察平等实施截停、盘查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法律已经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英美国家要彻底消除警察的“选择性执法”倾向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