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的地方探索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成为地方法学会推广亮点

    地方法学会在地方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地方法学会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且需广泛推广的亮点。

 

    怎样进一步推进繁荣法学会研究工作?如何利用法学会自身优势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种种问题,都在20141126-27日召开的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被提出,同时也被解答——参会的23家省市县三级法学会用自己的探索经验,为其他地方法学会提供借鉴。

    近年来,地方法学会研究成果成批涌现,成果转化也是频出成绩,地方法学会在地方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地方法学会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且需广泛推广的亮点之一。

理论成就丰硕

    法学研究是法学会的根本职责,全国各级法学会在这一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

    20141126-27日的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参会的各级法学会都将自家的研究成就“摆”了出来,可谓硕果累累。

    天津市法学会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在充分发挥法学法律专家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下,研究成果显著,组织编撰了《天津市优秀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成果文库》,编撰完成了《中国天津司法起源与发展》,丰富了我国法治历史文献,填补了地方司法史研究的空白。

    而针对上海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法学会根据要求,完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法治保障研究》课题,并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安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借鉴和对策研究》等列入该学会年度十大应用法学研究课题给予资助。同时,上海法学会还批准《上海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专题研究》、《审判权运行机制研究》等作为应用性课题立项研究,并将《关于深化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列为重点课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法学会依托驻哈尔滨市有法学专业的12所高校和其庞大的法学专家资源,与该省法学会举办六届“哈洽会”法治论坛,该市呼兰区与哈尔滨师范大学连办三届五城市大学城法治论坛等,成果频出,其中有一项研究成果被国务院采纳并全国推介经验,8项成果应用于地方立法,多项成果进入决策层并转化到实践。

    省级法学会的成果固然不少,地市级法学会也同样利用地区资源,集中优势,发挥作用。

    四川省眉山市法学会借助法治论坛和研讨会的形式,推动地方法学研究。

    2014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省等一系列新的治蜀兴川方略,我们组织承办了首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征集论文170余篇,经过评审选出60篇获奖论文并结集出版。”眉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杨勇介绍说。

    此外,眉山市法学会组织针对性调研,撰写调研文章。该市法学研究成果被《中国法学》《长安》杂志等刊物采用20余篇,被该市政府采纳出台的《眉山市行政调解工作暂行规定》也获得了国务院法制办的肯定,填补了行政调解无规范的空白。

    而安徽省淮南市法学会则推陈出新,配合司法局,以先贤法治思想为主线,围绕现代法治的宪法精神,通过动漫作品的表现形式,推出了第一步法治动漫作品《豆娃说法——淮南子与宪法精神》,让流传千年的《淮南子》焕发新的活力,赢得广泛赞誉。

    另外将研究成果付诸新平台的是湖南常德市法学会。该学会主持编辑了《常德法治案例经典》《法治常德百人谈》两书,其中《常德法治案例经典》分为“案头书”和“口袋书”,“案头书”是国内第一本综合性的大型公开出版发行案例书籍。

    实际上,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地市级法学会在法学研究方面可谓百家争鸣,通过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去繁荣法学研究的模式已较为广泛,山西阳泉市、甘肃陇南市、甘肃天水市、广东东莞市、福建宁德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等法学会也根据各自特点,通过活动促推法学研究工作。

    在各级法学会不断加强法学研究的进程中,作为最贴近基层的区县级法学会也不甘示弱。在硬件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较弱的现实下,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法学会从创立之初就坚持法学研究工作,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机关内设学术室、《法学论坛》编辑室,针对性地撰写刊发论文并发送至有关单位和人员。

    同样的执著也出现在河南南召县法学会。三年来,该学会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讨和论文征集活动,先后上报了20余篇学术研讨论文,部分论文获奖。

成果源于实践

    丰硕的研究成果离不开地方的实践发展。而理论联系实际,正是新形势下全国法学会理论研究工作的新方向和新要求。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在20141126日的座谈会上表示:“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法治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总结时也提及,法学会要围绕热点、难点去创新研究工作。

    “天津市法学会制定了《天津市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建设发展实施纲要》,每年确定20项重点研究课题,多是贴近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诸如城市农村城镇化农民权益保护、空气污染治理、城市交通压力缓解等。”天津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魏康利表示。

    “近年来我们围绕‘社会矛盾化解与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管理创新与平安建设’‘新时期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以及社区矫正、农村牧区契约化管理、民间借贷和未成年人管理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和专题调研。”内蒙古赤峰市法学会秘书长汤向军表示,这些研究成果部分通过该会《法学动态》编撰并发到相关单位和相关会员,并汇编成《构建和谐赤峰·法治理论文集》,免费发放全体会员。

    湖北武汉市法学会尤其注重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研究的结合,依托该市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等实务部门,分别成立了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刑事法学研究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和社区矫正研究会,着力推动实务部门紧密结合司法实践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活动。在各专业研究委员会组织带动下,各单位会员的研究成果成批涌现。2012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共出版专著4部,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全国检察系统、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年会、湖北省刑事法学研究会、湖北省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等奖励40余次,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题近20个。

    部分地方法学会则是注重“立足当地,研究当地”的思想去主动设置研究课题。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国平表示,上海法学会一直坚持“法学研究从法治实践中来,再到法治实践中去”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上海,服务上海。

    上海市被批准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上海市法学会主动命题,组织专家多次召开立法论证会、研讨会,形成的建议中有多条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吸纳。同时,上海市法学会也针对性地成立了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会内专家积极设定并展开课题研究,中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系列研究课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等。

    在此基础上,上海法学会也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先后举办了“2014上海航运法治论坛”、首届“上海自贸区法治论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一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等,为自贸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建言献策。

    源于实践的研究,更易引起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陕西省宝鸡市法学会针对公安警力不足的问题,专门组织调研,形成系列调研报告,其中《基层民警职业状况调查》一文被人民日报社《内部参阅》和公安部《公安内参》刊登,提交的《宝鸡市公安编制问题的调查报告》引起陕西省、宝鸡市领导高度关注。

    而海南三亚市法学会则是根据当地特点,在产业结构调整、撤镇设区、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等方面展开针对性研究,其中《三亚市两级法院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的研究》被三亚市政府采纳;《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的适用》被该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采纳。

主动参与法治政府建设

    理论源于实践,同样要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才能让学术不断传承、创新。

    随着法学研究工作的不断繁荣,地方各级法学会也在成果转化方面加强建设,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法学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法治政府建设。

    近年来,在江苏省全力打造法治江苏的大形势下,江苏省法学会积极主动组织招标课题,几年来已累计立项328个,其中与法治江苏建设密切相关的课题组占比85%左右,形成的一批成果很好地推动了法治实践。如“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成果,为江苏制定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奠定了基础。而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该学会研究提出了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被《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采纳。

    针对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上海市法学会还邀请著名法学专家,围绕“法治中国建设与司法改革”“司法改革中的法理问题”“中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新思维”等问题,到上海市一中院、黄埔区人民法院、青东强制隔离戒毒所等政法一线单位作专题讲座,成效显著。

    实际上,不少地方法学会已经不局限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而是主动介入,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广大群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法学会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主动介入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该会于2011年在该市13个区县普及社区、乡村、企业和医院等四种类型法律诊所389个,运用法学理论服务党委政府,服务群众,架起党委和政府法治服务群众的桥梁。

    “各区县向各类医院派驻了25家法律诊所,仅半年时间就以法治方式调处医患纠纷33起。”哈尔滨市法学会会长陆文君介绍,“道里区驻市儿童医院法律诊所的哈商大学法学教授石晶玉通过召开有法律、医学专家、当事人等相关百余人的听证会,成功调处了全市唯一越级进京上访8年的医患纠纷案。”

    在内蒙古赤峰市,该市法学会在结合实践进行法学研究之外,积极主动探讨针对性法律服务工作,在党政联合接访中心专设了法律专家服务室,给上访者提供咨询、解惑答疑和法律服务工作。同时,该会积极组织相关保险公司、医院和法律服务人员,探索第三方调解医患纠纷等工作机制,把存在矛盾较大的医患纠纷引入市场化工作调解机制,以有效防止医患纠纷转化为社会矛盾。

    实际上,正在不断壮大的区县级法学会队伍,在法学应用实践方面尤其突出。

    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法学会在积极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之余,还针对性地开展执法调研,形成的专题报告甚至上升为政府决策。

    例如,该会调研拆迁户回迁问题时发现,一些房屋开发商拖欠政府大量房屋配套费,这些费用征收后可为相当一部分动迁户解决回迁问题,便研究提出了权益房安置意见,即,对回迁户由拖欠政府房屋配套费的开发商出资、政府出具权益购房手续,回迁户可以在全区任何一处商品房出售点购房。这一项建议解决了该区商品房存量较多但动迁户回迁困难的问题。

    另外,鲅鱼圈法学会调研发现,2007年前,该区在渤海湾海蜇资源保护执法中存在着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遂撰写了《渤海湾地方政府海蜇资源行政权的法律定位》论文,指出了执法主体确定问题,鲅鱼圈区政府及时采纳,纠正了违法行政行为。

    目前,大多数地方法学会都开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助力地方政府法治建设。

与之相得益彰的是,实践的成效也同样反馈至理论研究工作中。哈尔滨市法学会的法律诊所实践内容成为专家学者撰写论文的素材,其中有研究项目被列为省部级重点课题。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既能发挥法学会的优势,又推动了法学会自身的发展,真正做到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位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