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清朝于成龙被封天下廉吏第一人
在中国历史上,谁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人”?这个人叫于成龙,他的名字并不特别知名,但他的清廉事迹在当地却妇孺皆知。
清朝初年,山西永宁人于成龙,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他66岁任两江总督时,为了体察民情,虽须发斑斑仍经常微服私访,使许多鱼肉百姓的官僚提心吊胆。
于成龙一贯简朴,虽为封疆大吏,但每次外出都不要执事喝道也不要官绅恭迎,而是轻车简从。他吃粗米和蔬菜,请客也吃青菜,百姓于是送他“于青菜”的绰号。他喜欢饮茶,江南本是产茶之地,为了不扰民,不给当地官绅“敬茶”的机会,他令仆人悄悄采摘槐树叶子冲洗后冲泡。
于成龙在任时发布了许多兴利除弊的法令,整顿了社会秩序,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过了2年,他因日夜操劳,身体很差,他于是向皇帝上书要求退休。皇帝不但没有批准,反而令他再兼任江苏和安徽巡抚。
于成龙去世后,他的屋子里只有一只旧箱子,箱子里有一件袍子、一双靴子,床头瓦器里有粗米数斗和食盐数升及一些文卷和书籍。他临死前告诫儿子说:“吾之清白节操,胜过金山银海,子孙后代受用不尽。”
康熙帝得知他的事迹后,不但号召大臣们向于成龙学习,还亲笔封他为“天下廉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