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文物获奖金额缺标准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无主的地下埋藏物属于国家所有,公民在地下挖出“宝物”后应尽快报告,经鉴定确为文物的由国家文物机构保管,文物机构可以给予公民一定经济奖励。然而,这种奖励不仅不是必须给予,而且奖励金额也缺乏标准。

 

上交西周文物获百元奖励

    20141114日,陕西省洛南县寺坡镇农民雷军政从洛南县博物馆领取了100元奖励款,这是他主动上交自己3年前发现的一件文物所获得的奖励。

    20113月,雷军政在耕地时捡到一块斧状的石头,他觉得形状奇特就带回家里收藏。雷军政捡到奇石的消息不胫而走,3年中,一直有人想购买这块石头但被雷军政拒绝了。

    今年秋天,陕西省洛南县搞文物普查,雷军政想起这块石头就主动上交了,经专家鉴定,这把石斧是西周时期的,有一定考古价值,洛南县博物馆决定收藏并给予雷军政100元奖励。这件事在寺坡镇传开了,很多人为雷军政鸣不平,认为洛南县博物馆“太抠门”。文物学者也认为,由于缺乏公民主动上交文物的奖励标准,文物单位给予奖励变得随意。

    雷军政是洛南县寺坡镇何村村民,他无意中捡到斧头状石头的土地是一片荒地,在2011年分给了雷军政家。当年3月,他翻地时发现了那块石头并带回家。雷军政的叔叔雷云生看过后感觉石头像是书本上讲的古人使用的东西,便叮嘱侄子好好收藏。

    雷云生说,挖出石头的地方以前有个古戏台,有人在附近挖出过古墓葬,不知道与石斧有没有关系。据雷军政说,捡到石斧的周围还发现了一些骨头一样的东西,但当时没有在意。雷军政的妻子李艳芳说,丈夫捡到石斧的消息传开后,不断有人找上门要买,他们都没有同意。他们经常看电视,知道文物不能买卖。

    洛南县寺坡镇文化站站长常建玲证实了雷军政妻子的说法。常建玲介绍,2014年秋天开始,他们搞文物普查,调查何村一处古遗址时,听群众说雷军政前几年捡到了一把石斧。他们在雷军政家见到石斧,初步判定是文物,雷军政也同意将石斧捐赠给县博物馆。

    洛南县博物馆馆长张小兵说,雷军政上交石斧整体呈青灰色,并有白色斑点,前端程扇状,后端有一个圆孔,长约15厘米,平均厚度约1.5厘米,最薄处不到1毫米,看起来比较锋利,整个石斧重约500克。这把石斧初步判定是西周时期的物品,距今3000年左右,像这样保存完好、打磨精致的石器,在洛南还是首次发现。石斧的文物等级现在还无法判定。为了表彰雷军政上交文物的行为,洛南县博物馆对其奖励100元。

    这件事经过媒体报道后,不仅洛南县寺坡镇的农民,多地网友都认为“上交文物奖励太少,不利于文物保护”。洛南县博物馆馆长张小兵解释说,国家没有规定上交文物奖励的标准,洛南县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定了这个标准。雷云生对此表示,100元虽然不多,但是国家给的奖励,其中的荣誉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奖金从百元到万元不等

    近年来,公民主动上交自己发现的文物而未受到奖励或只获得较少金额奖励的事情,发生了多起,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

    与雷军政同在陕西省的城固县五郎庙镇农民武靖远,于今年1028日在捡树根时发现土堆里有一个青铜樽,随后他主动将青铜樽上交。经专家初步鉴定,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有3600年。

    武靖远今年66岁,家庭较为困难,儿子儿媳在外务工,老伴半身不遂,还要照顾5岁的孙女。武靖远平日捡拾废旧物品为生,1028日他捡树根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走近一看发现这尊铜器很大,于是回家骑来三轮车把铜器挖出来拉回家。

    据介绍,由于当地近年来曾多次出土过青铜器、唐砖等历史文物,镇村干部及文化站经常对群众开展文物保护知识普及教育,武靖远因此懂些文物知识。回家后,他对这尊铜器认真观察,发现铜器上有3个兽头和1只鸟。他觉得这应该是一件文物,便立即找到镇文化站负责人贺军上报。贺军查看后,发现的确是个文物,立即打电话向县博物馆和镇领导报告。

    城固县博物馆馆长苟保平说,接到报告后他立即赶赴现场查看,认为此为商代青铜樽,结合樽的大小、铸造工艺、纹饰等特征,他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该樽口径41厘米,残高37厘米(圈足有损坏),重约10多公斤。樽体四周铸有饕餮纹,并有3个水兽,更为难得的是兽角上还铸有一只活灵活现的鸟,这项技术在当今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随后,根据武靖远的描述,他们来到最初挖到樽的地方查看,但附近再无其他物件。

    城固县文物工作者初步研究认为,此樽为商代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使用的一件酒器。这次发现的樽和1964年在城固宝山镇发现的青铜樽近似,与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樽大致为同一年代,可以推定当时本地与四川已有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国青铜器始于夏,发展于商,鼎盛于商末、西周,樽和鼎在中国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次出土的樽和龙头镇出土的龙头鼎共同佐证了本地当时的繁荣景象,并对研究汉中乃至陕、川等地早期历史进程、文化发展,以及气候和水土变化等有着重要考证作用。

    为了表彰这种精神,日前,城固县给武靖远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武靖远说:“咱知道文物是国家的,捡到了就应上交国家。” 

    陕西省是文物宝地,除了雷军政和武靖远,今年1026日,陕西丹凤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发现了一把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上交,文物部门为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奖励500元。今年1111日,陕西汉中一位农民捡到商代青铜器后上交,获3000元奖励。今年116日,陕西宝鸡一家三口因发现文物后及时上报并保护现场阻止其他人擅自拿走而获得政府奖励一万元。

    从一百元到一万元,公民上交文物奖励金额没有标准且较为随意。陕西省商洛市博物馆馆长刘作鹏表示,国家对上交文物的奖励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根据文物的等级进行奖励,也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省内,西安、宝鸡等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奖励可能上万元,但商洛最高奖励过一个上交国家二级文物的,也只有5000元。文物学者呼吁,应尽快建立公民上交文物奖励金额标准,并相应提高奖励水平,以鼓励公民积极上交文物。

(作者系中国联通公司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