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浪七彩舞乾坤——简评书画家张有涛作品
淮颍古风扶星辰,更有辉光启后俊。
张有涛,号塬埕,淮上太和人也。近知天命之年,以其雄浑山水、鲜活人物、空灵花鸟以及飘逸书法,成为享誉中国书画界的一代翘楚。
淮颍大地,沃土厚阔,地灵人杰,老庄遗风,管鲍伟才,三曹华章,俊采星驰。塬埕世居之地,凭窗而望,便是楚国故都遗址。先贤的文化熏陶,让童蒙的塬埕心灵得到了最早的艺术启蒙。
塬埕虽出身农家,祖上未有舞文弄墨之前辈,但性喜书画。幼年的塬埕家贫无钱购纸笔,常以大地作纸,树枝当笔,以山水人树花鸟虫鱼为模特,开始了一生最天真无邪的描摹创作,四乡八里,皆知有一位无师自通的书画小神童。上学后,塬埕从“芥子园画谱”“二王唐楷”入手,开始苦练书画基本功。
塬埕18岁时被特招为电影海报画师。此后的10多年里,他的创作水平大大提高。2004年,塬埕拜国画大师石齐为师后,书画创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石齐是中国当代国画大师,师承黄胄、刘海粟。他常致力于中国画传统语言框架的突破与拓展,其作品风格雄浑厚朴,常流露出中国当代画家的“笔墨现精神,融汇与革新”之风貌,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在学习中,塬埕耳提面命恩师之教诲,刻苦研习,以勇攀艺术高峰之决心,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全新的认知。他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法,系统临摹唐寅、文征明、石涛等唐宋元明清先贤巨擘作品,博诸家之长,求索创新,三十余年艺海浪遏飞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庄重严肃、恬静自如、飘逸洒脱、古朴雄浑的艺术风格。
古人云:夫画者心画也。笔墨当随时代,艺术贵在思想,表现贵在意象。塬埕认为,艺术家因性格不同而对生活感悟不同,用笔的力量、速度、节奏、变化及所表达主体的意象也各不相同。在创作中,既强调具象写生,又强调意象参悟自然及线条的运用,才能发现中国画更深邃的表现时空技巧。
纵观塬埕的作品,其佛像菩萨系列,庄严肃穆,亲切祥和,将梦幻般的时空和宗教传说与现实相结合,其流畅的祥云无不表现出观世音菩萨宁静祥和的佛教慈爱。芭蕉少女系列作品,展现了塬埕特殊的艺术天赋与造诣:月色淡淡,隐隐溪流,芭蕉美女,相映成趣;其画面墨色浓淡相宜,虚实结合,线条流畅,刚柔相济,疏密互补;线面、墨彩结合微妙,人体美与自然美合二为一。塬埕的人物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线条劲健,简远秀逸。他的山水系列作品,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渲染等把水、墨、彩融合一体,翁郁淋漓,气势磅礴。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塬埕不但书画俱佳,而且也写得一手好诗词,常自画自题。同时,他还兼具一副菩萨心肠,多次参与慈善书画义捐义卖活动,为扶贫办学,赈灾救难贡献自己的力量。
玄阿读塬埕诗书画,慨然有感,诗曰:沧浪舞者号塬埕,淮上七彩写乾坤。师人师古师自然,悟得画妙铸逸品。
塬埕画艺,正值盛年,孜孜求索,气象万千。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书法家)